第九章 秋征(第8/9页)

黄干带领着一队民兵,整夜地放哨、巡查,东方微微泛白的时候,就挨门挨户地叫人准备送粮了。

早上,冷风扑面,不少人已经穿上了夹衣。农会门口,围满了一大片人,看着墙上刚刚贴出来的秋征榜,上面逐户地写着负担粮数。根据国家税率计算的结果:莫贵与黄维心负担了四万斤,五户小地主负担一万二千斤,其余的户,总共负担一万六千斤,全村超过上级分配任务二万八千斤。

人们边看边谈:“这才叫‘合理负担’哩!”

农会门口的大坪子里,放满了箩筐,一行一行地,一直从坪子上排列到田里。挑箩筐的人,有男的女的,有十五六岁的姑娘,也有五六十岁的老人家。他们都是天一亮就吃完了饭,从各个自然村来到这里。一切都准备好了,只等农会说声走,他们就会像潮水似的涌向地主家里。

莫威拿着一本交粮的册子,站在坪子的高处高声喊道:“莫家山群众编为第一队,去挑莫贵的;巢山村编为第二队,黄山村编为第三队,都去挑黄维心的。今天先把地主应交的粮挑完,明天再送我们自己的。民兵除留黎保看家外,其余的都要带好枪支弹药,由黄干带队,护送公粮。”

声势浩大的群众队伍涌进了村子,像一支不可阻挡的大军。

地主黄维心的门口,摆着两张桌子,挂上两把大秤。人们川流不息地进进出出,热闹非常。

陈玉芬失魂落魄地跑来跑去。一会看看秤,一会又跑到谷仓里看看,眼见一担一担黄澄澄的谷子,像流水一样挑了出去,心里一阵阵的疼痛。

不过两小时的工夫,送粮的队伍开始浩浩荡荡地往圩上进发了。

还没到十二点,送公粮的队伍就到了圩上。莫威一看,只见人山人海,送公粮的队伍从粮仓的院子里,一直排列到街的尽头。他不由地皱起眉头,心中暗想:这下糟了,看样子,至少得等到下午四点钟才能过秤;这样,非要天黑到家不可。要是万一碰上土匪……他想到这里,就回头对刚跑上来的黄干说:“这么多人,你看怎么办?”

黄干答道:“这有什么难办?徐翠同志说了,我们路远,应该优先过秤,不能摸黑回去。我们把公粮挑到前面去吧。”

莫威望一望早已把路堵死的送粮队伍说:“你看,人家都排好了队,已经等了很久,我们要是挤上去,人家没意见吗?我看这样吧,徐翠托我带一封信给石屏,我先去找她。你在这里等一等,看看过秤的速度怎样,如果不太慢,我们就等着;如果真的要等到天黑,你就找黄石说一说,请他向群众解释一下,让我们先过秤。”

“黄石要是不同意呢?”

“不同意就等着吧,那有什么办法!”莫威无可奈何地望着长长的队伍,叹气地说。

黄干只好同意了。

莫威走后,黄干等得不耐烦,就挤到粮仓院内去看看。那里只有两把大秤慢吞吞地在称着。半个钟头,才称了三十多担谷子。黄干忍不住向过秤的问道:“黄主任哩?”过秤的头也没抬,应道:“在屋里。”黄干三脚两步跑到黄石住的房里一看,只见他正和马背山的农会主任秦暗在有说有笑地喝茶谈天。他们见了黄干,先是一惊,随后,就一同站起来说:“来,请进。”

黄干焦急地冲着黄石说:“你怎么还在这谈天?外面谷子过秤的速度那么慢,叫我们等到什么时候?”

黄石像十分有理似的皱着双眉说:“这不能怪我呀,人少,有什么办法呢?”

“怎么不多找些人过秤?”

“这不是我的职权,要找区长才能决定。”

“你怎么不去找他汇报?”黄干的声音高起来了。

黄石为了避免在这个时候与黄干争吵,就避开了冲撞的语言说:“你哪知道我的困难,‘不上山不知山路陡’。区长下乡了,叫我到哪去找他?再说,昨天只有二百多人来送公粮,今天一下子就来了一千多,情况变化很快,我有什么办法?”

黄干忍住了气,请求着说:“现在我们村送公粮来了。徐翠说,我们路远,得优先过秤。不然,回去晚了,碰上土匪难搞,你看可不可以照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