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军中骄子(第14/16页)
一旦他们之间建立起友谊之后,保卫村庄的军事任务就开始了。绿色贝雷帽部队规划了村子的防御工事轮廓,村民们把一根根尖桩埋在地上,尖头对着通向村子的道路。在绿色贝雷帽的帮助下,他们在村子里挖了防护掩体。他们还建立了报警系统,所使用的是旧轮胎的轮毂和空炮弹壳,遇到情况就发出警报。在这段时间里,绿色贝雷帽和村民们一起劳动;在遇到袭击的时候,他们就与村民们并肩战斗。
绿色贝雷帽A级小分队都具有一些医学专长——有两名受过严格训练的医务人员,而在他们的影响下,小分队其他8个人也学了不少医疗技术。
学习这种专长和特种部队原先的使命有关,那就是组织和训练游击队以及地下武装。在刚开始的时候,游击队简直不堪一击。在他们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他们必须隐藏在茂密的丛林、大片的沼泽和崇山峻岭这些难以到达的地区。在这样的条件下能够生存下来往往就是一种胜利。如果某个游击队员生了病或者负了伤,那他是没有任何可以依赖的外来援助的。
绿色贝雷帽的医疗技能在这方面发挥了作用。绿色贝雷帽部队的医务兵可以提供医疗知识,以确保游击队员的战斗力。
这些技能在那些和游击队基地几乎同样与世隔绝的乡村也起到了类似的作用。这也是产生友谊和信任的原因。对村民们来说,看牙病,作产前检查,服用抗菌素,接受预防接种,学习营养和疾病防护知识都是有生以来的第一次。
为完成这些任务所进行的训练是强化的、高难度的,而且是尽可能接近实际的。他们让从国外完成任务归来的绿色贝雷帽提供充分的信息,并让他们帮助培训前去接替他们的人。此外他们还建立起一些模拟的村庄,连细节方面都很像。为了完成任务,绿色贝雷帽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他们的生活就像在实地一样,包括吃饭、住宿、作业、语言以及其他的一切。
为了有助于训练,亚伯勒还在布拉格堡建了部分模拟越南游击队居住的村庄,从使用的器具、饲养的家畜和逃离用的通道,应有尽有。亚伯勒后来去越南的时候发现,在越南人的步兵训练中心有一个模拟村庄就模仿了他的模型。他感到很有趣,也感到很欣慰。
比尔?亚伯勒不仅非常关注特种部队的强化准备工作,还非常关注诸如服装、急救包和应急口粮在内的(陆军)专用装备。可以预计,那些陆军中的“大人物”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会感到很棘手。
比尔?亚伯勒回忆了下面一段往事:
我一直认为特种兵的装备主要是为了保存自己,这和武器没有多大关系。士兵的健康很重要,在这方面我们要尽量做到让他得到最好的着装、战地急救包和应急口粮。实际上,我认为如果拥有精良武器的美国人和使用较差武器的当地武装在一起的时候,它自身的可信度就受到了损害。例如我就不相信特种部队应当配备M16;特种部队士兵更需要生存的武器。即便他在特定条件下没有适当的武器,他还可以从敌人手中夺取,或者临时制作。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布拉格堡的训练体系中就包括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五花八门的武器。一个特种部队的军人应当熟悉所有这些武器并能组装、使用它们。
我认为特种部队士兵不是一个直接作战的工具。我认为他是一个催化剂,他可以把人吸引到自己的身边,训练他们,帮助他们担当起领导任务,他所携带的武器是第二位的。
所以我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个人装备和特种服装,虽然后勤供应部门和其他一些人对这些东西没有好感,认为这些观点太理想化,认为在陆军中最基本的东西是给予士兵一件精良的武器、充足的弹药、身上穿的衣服和脚上穿的鞋子,以及必要的运输手段。
1961年,我到马萨诸塞州内蒂克的后勤仓库,看看有没有可供我们去东南亚的人员使用的热带装备。我去了之后大吃一惊。他们没有任何适用于丛林作战的装备。二战中在丛林和热带地区作战的经验已被丢得一干二净了。
我在后勤博物馆发现了他们所说的“热带迷彩服”。可是这些服装的设计思路和淘粪工的工作服如出一辙,没有任何实用价值。一件衬衣和一条裤子。衬衣有两个上口袋,但没有下口袋。裤子上只有一般的口袋,没有可以携带大件东西的口袋。不过衣服的面料还可以。面料织得非常细密,穿上能够防止蚊虫的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