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活着便是英雄(第5/5页)
战事虽紧,大长官们仍时不时地来视察慰问,激励士气。大撤退后人心阴郁,这一场空前的决战令人振奋,决心空前。医院虽人满为患,前线却捷报频传,多是某部国军坚守阵地、又杀伤鬼子千人的好事儿。小道消息说,宪兵部队的小分队钻到了鬼子的师团指挥部里,一个炸药包干掉了十几个高级军官。还有消息说有鬼子摸了花柳巷,糟蹋了姑娘,却也染上了梅毒,一个个鸡巴都烂掉了。消息有真有假,老旦无法辨别,但明白一个事实,日军有点吃力,舰队挤在长江口岸游弋不前,飞机似乎也有些迟疑,他们继续西进的势头,显然被全线遏制了。
麻子团长来过两次,老旦睡着一次,第二次正在对大学生们吹牛,被捉个正着。麻子团长果然有了更多麻子,老旦看见那脸,想起花椒放多的一锅面条。麻子团长没给他和二子带来奖章,只在他身上摸着看着,轻轻再捣一拳,就背着手去了。老旦被他捣得心慌,从外麻到里面,不知道这麻子在想什么。
为了和助战的俄国飞机对抗,日军来了新飞机,飞得快,子弹粗,它们渐渐在武汉的天空占了上风,笨拙而可怕的轰炸机变得肆无忌惮,大规模轰炸隔三差五。百姓伤亡不少,大楼房渐成瓦砾。好在国军的防空炮火仍然十分密集,重要的军事设施依然完好,每天有精神抖擞的新部队在市民的欢呼声中开上前线。市民们冒死拥上街头,挥舞着彩旗红花,欢送这些无畏的勇士。
老旦从大学生读的报纸中了解到,外围打得艰辛,鄱阳湖防线和大别山北部防线几度易手,杀得血流成河。日军几度增兵,集中火力突破了多处要塞,在付出巨大代价后,装甲部队楔入了国军的防线,在伞兵和空中支援下才建立了堡垒。国军外围防线被日出个口子,全线面临崩溃,终于忍痛后撤了。国军飞机日渐稀少,鬼子占据了制空权,精确的轰炸让防线中的火力点无处藏身。美国和苏联的空军飞行员与国军并肩作战,但实力太过悬殊。武汉军民经常看到英勇的飞行员以少打多,受尽欺负,被日本人灵巧的小战斗机一个个击落了。他们连跳伞的都不放过,吊在空中的飞行员多被打成了筛子,或像秤砣样摔下来。市民们瞠然目睹,恨不得活吃了那些鬼子飞行员。
没了空军掩护,部队只能夜间开赴阵地,战斗中也和敌人尽量绞缠在一起。经过又一个月的浴血奋战,国军利用江岸东部的丘陵地带做运动防御,虽然节节败退,却让敌人每前进一步便死尸累累。日军虽然占着海空优势,地面上却吃了亏。吃亏了就胆小了。楔入湖口防线后,装甲部队有些畏缩,固守阵地以待休整。国军得以保住了战线,并及时把赶到的预备队投入反攻,他们积极突破日军的运输线,以多打少吃掉鬼子不少联队,一来一往,倒是个平手。日军往往要付出一比二的代价方可占据一些要塞和阵地,他们娇贵的小坦克在江河流域的阵地战并没捞到便宜。俄国人教会了国军怎么打坦克,他们已经能扑到防坦克壕里给那玩意绑炸药包,或是浇上汽油烧,等坦克里钻出冒烟的鬼子就一顿乱枪,再扔个手雷进去,来个瓮中炸鳖。
听了那么多消息,老旦暗自总结,这几个月下来,国军虽然死伤惨重,伤亡反倒不及日军,长江防线似乎守得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