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锡匠(第8/9页)
“布雷索博士的杰作?”
“没错。”
“我并不完全同意布雷索博士的结论,但他的工作倒是花了极多的时间研究,”雷恩举起他的马克杯致意。
古德烈其实写了这篇报告其中大半的文字,包括最后的结论。“您对结论有何不赞同之处——如果我能问的话?”
“赫鲁雪夫的行为在基本上是非理性化的。我认为——还有一些记录支持——他将导弹放在古巴是因为冲动,而非理性的行为。”
“我不同意这一点。这篇报告里指出,苏联最基本的关切是我们布署在欧洲的中程核导弹,特别是那些部署在土耳其的导弹。所以我们很合乎逻辑地推论道,苏联在古巴部署中程核导弹只是为了达成全球性的均势。”
“你的资料并不完全。”雷恩说道。
“例如呢?”古德烈隐藏着怒意说道。
“例如我们从潘科夫斯基及其他人所获得的情报。这些文件仍然尚未解密,并且还要再等二十年后才有可能解禁。”
“这些文件要等五十年才能解禁吗,是不是太长了一点?”
“的确如此。”雷恩同意道。“但这却有充分的理由。其中一些资料仍然是……不算是敏感的东西,但泄露这些内容却足以让我们对敌人玩的一些花样被发现。”
“这是不是有一点过于极端?”古德烈尽可能平息怒气地问道。
“让我们假设,中情局有一名代号为香蕉的间谍在那时代工作过。现在他虽然已经死了——假设说他年老而死——但也许还有一名梨子间谍被香蕉所吸收,而此时依然在运作之中。如果苏联人发现香蕉是何人的话,这么一来就很可能给他们一个线索。同时你也必须考虑数种传递情报的方式。人们玩棒球已经有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了,但慢速球仍然还是有人打不到。我曾经也跟你的想法一样,小古。你会学到这里的做事方式都有他们一定的道理。”
你已经陷于这个体制之中,古德烈暗想。
“顺便一提,你若注意到赫鲁晓夫最后一批录音带的内容,就可以证明布雷索博士的某些观点是错误的——他的另一个观点。”
“是哪一个观点呢?”
“让我们假设肯尼迪总统在1961年的春天获得一份很珍贵的情报,情报指出赫鲁晓夫想要改变整个苏联的体制。毕竟他在1958年成功地掌握了红军的势力,而现在他正试图改革整个共党。让我们假设肯尼迪知道这一点,而又有人建议他如果能推苏联一把的话,或许我们在60年代就能发生美苏和解的情况。三十年前,也就是说三十年前就有苏联的新思维。让我们再假设一切事情都发生了,而肯尼迪总统却临时取消他的计划,因为他认为基于政治的理由这样做会有不利的影响……这一切则表示60年代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大错误。越战及一切事情,者是一个大错误。”
“我不能相信这一点。我曾经读过所有的档案。这种观点跟我们所知的并不一致——”
“政客会言行一致,信守诺言?”雷恩打断古德烈的话。“这倒是相当新颖的想法。”
“你是说这一切都真的发生了吗·——”
“这只是一个假设。”雷恩扬起眉毛说道。老天,这所有一切的资料都在局里,等着某人去把它们整理。这件工作一直没有人去做,只是另一个更棘手更麻烦的问题。但他担心的那部分资料现在正在这栋建筑时他将把历史留给历史学家……直到某一天,他会回到他历史的老本行。什么时候他才能这么做呢?
“没人会相信的。”
“大部分人也相信詹森总统在新罕布夏的初选输给麦凯席,是因为越共的春节攻势。欢迎来到情报的世界里,古德烈博士。你知道认清事实最困难的部分是什么呢?”雷恩问道。
“是哪部分呢?”
“知道某此跟以前的观念完全相反的东西。这并不如你想像得那么容易。”
“那么有关于华沙公约的解体呢?”
“你说得正是。”雷恩同意道。“我们其实早已收到各种迹象的报告,而我们却忽略了这些。其实事情也不能这么说。在情报处的一些年轻小伙子已经提出了警告,但分站的站长却忽略了这一点。”雷恩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