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反吓唬(第2/3页)

齐天林现在不装傻了:“这可能是你一厢情愿的想法,我不排除美方有人有这样的思路,可能可以接受有限的局部战争,毕竟华美两国都是有核武器的大国,不可能无底线的大战,把整个世界拖下水,我也并不希望世界毁灭,对不对?”

徐清华有点好像抓住点思路的兴奋:“我想想,我想想……局部,我理解你之前的那些思路,用最耗钱的战争拖垮美国,就好像伊拉克跟阿富汗那样,中国没有办法正面跟美国作战,也没法帮助坦桑亚尼抵挡美军,但起码增加美方成本或者难度还是可以做到的吧?”

齐天林没这么兴奋,因为对他没有实质性的改变:“那就随便您了,给你透个底,我在南部非洲一带有情报和执行网络,如果需要支援,我可以提供,相比之下,如果要牺牲中国人,我宁愿牺牲我的网络,价值二十亿美元的情报网络。”既然马歇尔都说可以牺牲LALA,齐天林也就不吝啬了,他自己在毒品网络里面的股份都不止这个数了,更何况他现在每年的军费消耗也早就超出这个数了,不在乎。

但徐清华还是觉得数目不小,有点惊讶:“谢谢……了,我能看到你的决心,好吧,我尽快要求国内的军事专家们拿出个可行的方案来,再通知你。”

齐天林无所谓:“抓紧时间,我身边随时都有探子,不是随时都能联系的。”

徐清华理解:“我方便,我找不到你,你再随时联络我都行。”

出乎意料,这个中国方面的可行性方案,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回头通知给了齐天林,告诉他的目的也很明确,要坐标。

中国的军事专家们提出的拖拽美军方案非常简单,导弹!

准确点说,就是白菜价的制导火箭弹。

就是那种在中国战争电影里面看见,一旦大部队反攻时候,一定会出现的卡车拖拽着后面唰唰唰乱飞大场面的家伙。

但中国人提供的是改进革新型号,是最近十来年开发出来的具备实战效应的东西。

以前电影上看见的那种,都是没有制导功能的火箭,也就是一大片瞄准大概方位以后,用轰炸出一大片的方式来达到杀伤的目的,是从二战后期发展出来的一种具有很大气场的低端武器,实际上在近些年导弹遍地的市场上,已经很落伍,用在叙利亚那样的低级战场还可以作为压制火力使用,但现在根本没多少大兵团面对面对抗的机会,而假若跟美国对战,且不说无论导弹还是武装直升机,对地攻击机都能轻易解决这样的发射阵地,就说那个发射精度就根本没什么威力,现在美国装备动不动就是几十公里外超视距发射,哪里还给这些没有制导功能的火箭弹边试边打的机会?

而中国深挖洞广积粮的那些年可是储存了大量……准确的说是超量的122毫米火箭弹,库存数量巨大到齐天林听见都吓一跳!

全都是上世纪生产出来的落后产品。

在这样的库存压力之下,借鉴其实也是美国人开发出来的火箭弹制导组件创意,为每发火箭弹附加一套低成本制导组件,变身成为价格只有美国导弹几百分之一的制导火箭弹,也就是入门级的便宜导弹!

这几乎还是中国人那种山寨思想的忠实体现,美国人精益求精的要求一发价格在百万美元上下的战斧式巡航导弹命中精度必须在0.5米内,这种中国人开发的合起来价值万把美元的制导火箭弹四十公里射程的精度是25米!

看着也许类似斩首沙特国王那样的爆炸,用战斧更精确,跟稳妥,但同样的价位,中国人却可以发射几百发制导火箭弹啊!

这就是不同的战术思维和不同的军工水平,带来的不同战术结果。

齐天林啼笑皆非:“然后呢?你们打算把这种东西拿来怎么用?”

徐清华显然是在念自己手里专家给他写的稿子:“如果作战开始,只要你能提供相应的坐标,这些制导火箭弹就能大面积发射,给美军或者叛军制造极大伤亡!相对精确的伤亡,这样无论是在国内压力还是军费投入上就容易打开缺口了。”

齐天林提醒:“美国人不一定会投入地面部队,更可能的还是空袭和海上导弹发射,火箭弹从来都是打地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