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6/14页)
虽然时令已进入初春,天黑得依然比较早,晚饭时刻,路上就已经行人稀少,战争的阴影每时每刻都笼罩在人们头顶。在一个普通民居的门口,头裹围巾的韩露悄然走过来,使劲敲门,里面却没有任何动静。她疑心自己看错,又借着月色仔细看看门牌号,确认后继续敲。
这时旁边的门开了,一个邻居老太太颤巍巍地走了出来,看见韩露不停地敲门,疑惑地看着她问:“你找谁呀?”
韩露马上笑脸相迎:“大妈,我找一下冯老师,我是他的学生。”老太太默然片刻,然后说:“喔,找冯老师啊,他两天没回来啦。”韩露不死心,继续问道:“您知道他去哪儿了吗?”老太太摇摇头。韩露沮丧地点点头:“噢,谢谢您。”转眼看见老太太端起放在外面的花盆,又走过去央求,“大妈,麻烦您件事啊。要是冯老师回来,麻烦您帮我给他捎句话,就说我是他的学生,姓韦,江西的老乡,我先回老家啦,让他不忙的时候也回去看看他的亲戚。”老太太盯着韩露看了一会,才迟疑着低声说:“看你这女娃挺老实的,就劝你一句吧,别再找他了,就怕他是回不来了。”韩露心中一沉,忙急切地问:“大妈,这到底是咋回事?”老太太咕哝着:“昨天就被抄家了……”话未说完,人已进了院门。韩露愣在原地,反应过来后急急忙忙离开了。
在另一个普通得甚至有些简陋的民居里,吴先生一家正在吃饭。吴先生手边放着一瓶酒,自斟自饮。饭桌上没有人说话,气氛显得非常压抑。吴先生顺手给妻子夹了一筷子菜,放到碗里。
“别喝了,吃饭吧。”吴太太看看他,轻声地劝道。
吴先生没吱声,仍是一杯接一杯地喝。突然,外面有人敲门。吴太太跟吴先生对视一眼,都不由自主紧张起来。吴先生叹口气,起身过去开门。门开了,想不到来人竟是拿着屋外那串红干辣椒的韩露。吴先生连忙把韩露让进屋,得知她从早上到现在还没来得及吃东西,赶快给她盛了满满一大碗米饭。
饭桌上,韩露端着饭碗,大口大口地吃着,狼吞虎咽。吴太太抱着孩子走进里屋。吴先生给韩露端来一碗汤,一副关心的口吻问:“情况怎么样?”韩露嘴里咬着饭菜,边吃边说:“特务的动作很大,同志们都不太敢轻易出来,传递消息比较难办。”吴先生点点头,把菜盘往韩露眼前又推了推:“先吃吧,吃完再说。”韩露把嘴里的饭咽下,放下碗,惭愧地笑笑:“好几天没好好吃饭了,见笑了。”吴先生叹口气起身,从抽屉里拿出一些钱,过来递给韩露:“这些钱你先拿着用,不够了再来找我。”韩露也不推辞,但只拿了一半,把剩下的退回去:“足够了。”吴先生重新放到她面前:“自己人就不要客气了,都拿着。”韩露喝完了汤,用手擦擦嘴:“用不了,我明天就回江北了。”
“为什么?”吴先生万分诧异。
韩露神色忧郁地说:“叶先生、曾先生,都出事了。老冯也不在家。从这几天的情况看,联络的线路肯定出问题了,我回去先请示一下上级,再做计划。”
吴先生满脸悲痛:“啊?老冯也断消息了?他的线断了,杭州和苏州的线可就都断了。”
韩露点点头:“是,我觉得肯定有问题,保不齐有叛徒。”
吴先生不动声色,想了想,抬起头来:“要是有叛徒,你更不能回去。”
韩露有些奇怪,不明白吴先生何出此言,疑惑地问道:“为什么?”
吴先生解释道:“如果有叛徒,我们必须跟时间赛跑,晚通知到一个人,我们的一整条线就会有危险。”
听吴先生这么一说,韩露恍然大悟,觉得吴先生说得在理,点了点头。
吴先生看了韩露一眼说:“你先吃饭,吃完了就在这里将就一宿,明天我们分头出去通知人,让他们尽可能提高警惕,有任何情况,只跟你和我联系。”因为何光去忙别的事,今天没有布置埋伏,他试图留下韩露。
可韩露心急如焚,面露坚毅地说:“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必须行动!”说罢,站起身来就走。
吴先生无奈地看着韩露消失在门口。
韩露离开吴家,出现在街角的擦鞋店内。一个鞋匠带着一个徒弟,各自做活儿。这时一双皮鞋踩在箱子上,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徒弟见有客人走过来,殷勤地询问:“小姐,打油还是去尘?”韩露甜美一笑:“这鞋根儿有点歪,我想让你师傅看看。”鞋匠闻声赶紧过来招呼:“来,我来。小姐,您这鞋怎么了?”韩露扭了扭脚:“崴了,您给看看,”然后看看左右,俯下身去:“停止活动,原地待命。”鞋匠不动声色地点点头:“不要紧,跟儿没断,您再试试。”韩露又试了试,点点头道声谢便起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