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他们把我们包围了——这帮该死的混蛋”(第6/7页)

当然,第10装甲师的第2分队也在巴斯托涅,但媒体并没有提及。而且82空降师在突出部北端的战斗同样奋不顾身、伤亡惨重,这场战斗无论如何也是和巴斯托涅之战一样意义重大的。但他们没有被包围,因而也没有受到媒体对101师那样的关注。

然而101师还是有怨言。今天人们所知的突出部之战的故事,是乔治。巴顿和他的第3集团军的一部解救了被困的101师,就像骑兵去救大篷车上的住户!101师的官兵谁也不认为他们需要别人来救!

被解围之后,101师的官兵们认为能回到莫米昂好好享受一下盟军世界里的赞誉,说不定还能去巴黎过新年。但是在巴斯托涅时的英勇壮举只是防御行动;盟军若想赢得这场战争还要继续进攻;加之德军已经离开了大西洋壁垒的固定阵地前出,变得相当脆弱,艾森豪威尔想抓住这次机会;但是,12月下旬时他面临的问题仍和中旬时一样——兵力不足。残酷的事实是西线的德军远胜于盟军。美军并没有征集足够的步兵师在两个战线作战——其原因在于战前政府决定大量缓召工农业劳力,又避免征召中老年男性。而且,炮弹也很短缺,因为9月份时看来欧洲战事有望在几周内结束,政府决定不再优先生产弹药。而艾森豪威尔若决定发起全面进攻,101师和82师就必须上战场。

进攻只是个时间问题。艾森豪威尔想在12月31日之前就发起攻击,但由于在突出部北端指挥(部队全是美国兵)的蒙哥马利借故畏缩不前,进攻没能进行。

对E连而言,那就意味着呆在前线。条件有所改善——大家穿上了套鞋和长内衣,有时还能吃到热饭。但天气仍然很冷,雪还没有过去,德仍天天用大炮和迫击炮轰击E连,他们不得不派出巡逻分队,并把德军巡逻队顶回去。

12月29日,E连已经在占领了的那个树林里呆了9天。天空晴朗时,观察哨能看到下面的福伊以及开阔地对面、公路沿线北边2公里外的诺维尔。

希夫提。鲍尔斯从哨所跑来向军士长利普顿报告。“长官,”他说,“在诺维尔方向上多了一棵树,昨天还没有。”鲍尔斯没有双管望远镜,但利普顿有。他举起望远镜,并没有看见任何异常情况,鲍尔斯指给他看后还是没能发现什么。

其中的一个原因是那不是一棵孤立的树;那一片沿路有好几棵树。利普顿对报告表示怀疑,但鲍尔斯坚持昨天还没有。利普顿用望远镜盯着那个地方看,发现那棵树的附近有动静,还发现旁边的树下也有很大动静。接着他又看到一些炮管,看起来像是88大炮,炮管是上扬着的,88大炮是德军主要的防空武器和地面炮。利普顿意识到德军正在树与树之间部署一个高炮连,鲍尔斯看到的多出来的那棵树只是他们伪装的一部分。

利普顿打电话叫一名前方大炮观察员来。那人来后也看到了鲍尔斯和利普顿见到的情况。他通过无线电与巴斯托涅的105毫米口径的炮连联系。他描绘了目标后,对方马上同意全力开火,虽然炮弹供应短缺。

为瞄准目标,那名观察员请炮连对准他在地图上找到的方位打一发,大约在那棵树右边300米。那发炮弹射出后击中目标,然后他以左边300米处为目标,要求炮连的所有大炮都定在同一方位和射程上。在有人向他报告一切就绪后,他命令所有的大炮都准备好,每门大炮射出数发炮弹。

德军目标四周炸成一片。利普顿通过望远镜看到他们争先恐后爬出那里,抢出炮上的一些零部件,帮助伤员撤到后方。不到一小时那儿就荒芜一片了。

利普顿总结道:“这一切都归因于希夫提发现了1英里外多了一棵前一天还没有的树。”

德军派这个88炮连进驻此地是作为对巴斯托涅增加压力的措施之一。德军原计划跨越默兹河。计划失败后,需要巴斯托涅及其公路网以便守住突出部,并为后撤准备。他们猛烈攻击由南通进镇内的这条狭窄的道路,并全方位地对其施加压力。到年底时,德军包括3个党卫军装甲师在内的8个师在巴斯托涅地区作战。巴顿的第3集团军从北方攻打,向巴斯托涅进军;考特尼。霍奇斯将军(此时正受蒙哥马利领导)率领的美国第1集团军,计划“不日”从南部进攻。如果这南北两支部队能够及时赶到,就能切除位于突出部顶端的德军。如果德军能顶住巴顿的攻击,拿下巴斯托涅,就能夺取公路网,成功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