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第4/5页)
“就怕你是个《嫁不出去的姑娘》。”李明强苦笑了一下,用他们一起刚看过的一本书名解嘲。
“那咱们再断一次试试?”
“行,看谁先找到对象。”
他们没有下北京最好的馆子,上了中关村最好的迎宾大楼。在二楼的雅室里包了一桌。卫和平没有按李明强的旨意,只要了五菜一汤。十个太浪费了,六个顺嘛。他俩并坐在一起,其他座位上放满了买来的东西。
“天凉了,多穿件衣服,别感冒。你的咽炎,一感冒就犯。少吃辣椒,不吃为好,别忘了你的职业是耍嘴皮玩嗓子的。”
“我想从政,不想当律师。”
“那也得注意。脚气嘛,风油精很治,你抹抹试试。”
“你今天怎么这么啰唆,吃饭说什么脚丫子。”
“啊,我想起来了。还有,我看书上说戴耳坠对眼睛有好处:有一个姑娘因带了耳坠,视力从零点三提高到一点零了。耳垂儿那儿有个穴位,叫什么来着?我忘了。你正上学不能戴,没事儿时,常捏它几下,干洗洗脸。对了,常做深呼吸对脸部,对喉咙,对身体很有好处,你常做做啊。”
“我说你怎么了?是给耳坠儿做广告,还是……”卫和平笑着夹起一块肉塞进了李明强的嘴里,然后站起来依进他的怀中。
“广告,对了。你起来,别让服务员撞上。有一则广告说,罗布麻冲剂治头晕眼花,神经衰弱,到中药店买点儿,当茶喝好了。”
“好,好,好。还有什么?”
“还有,还有——你穿短裙时,别穿那双大高跟,你的腿太粗了。”
“哼!你在挑剔我!我腰身臃肿,身条不美,是吗?”
“不是,不是。各有各的好处,把衣服搭配好就更好了。比如,你的那件带白飘带的衬衣,配那件绿裙子;那件黄衬衣,配那件蓝裤子;穿这件呢子大衣——”他指着刚买的那个烟色呢子大衣说:“就穿那黑大高跟,围白纱巾或黑纱巾……”
“你真会打扮女人。”卫和平扑进李明强的怀里,头紧偎着他的胸口。李明强推她,她说:“你没穿军衣,别怕。让我听听你的心,还想说点什么?”
“还想,还想你呢!割不断,理还乱。”李明强若有所思地说。
“我回去几天就来,来陪你一个假期。”卫和平依在李明强的怀中甜甜地说。
“哎,别,别,别,千万别来。你让我安心一点好不好。”李明强着急地说,好像卫和平就要来似的。既而,他又缓和了语气:“这次呢,你在老家好好休个暑假,让我安心把《和平歌》完成了,等九月一日你开学,我将书稿捧到你的面前。”
“我来也不耽误你写呀。”
“耽误,我们应急训练,事儿多,这一段最忙。”
卫和平一边回忆一边走,不知不觉已进了西流村。她那把红黄蓝三色组成的横条太阳伞,在阳光的照射下非常漂亮,像一只蝴蝶飘飞在西流村的大道上。当这把伞飘进西流村时,知了停止了喧嚣,静静地注视着这只庞大而美丽的“蝴蝶”。只有家犬在接力似的吼叫,通知主人“有陌生人进村了”。一群小孩儿好奇地跟在卫和平的身后,指手画脚地议论卫和平的裙子好、伞漂亮。
卫和平还没有走到李明强的家门前,就看到在离李明强家远远的路面上散落着许多白纸钱。她心中一沉,看来是真的刚死过人。
李明强家的大门上挂着铁锁,卫和平明知打不开,却还是上前拧了拧。她用手攥住锁,怔怔地站在门口,望着门前零落的白纸钱,不知所措。
“他们家的人全死了。”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儿奶声奶气地说。
“你甭怕,他们家都是好人。”一个比男孩儿大一点的女孩说。
“那,小朋友。他们家的解放军叔叔呢?”卫和平突然想起要问李明强的下落。
“打鬼子去了。”
“有好多鬼子要来抢我们的东西,明强叔就去打鬼子了。”
“他们家的人就是鬼子给害死的。”
“不是,是为了让明强叔去打鬼子,二奶自个儿愿意死的。”
“就是鬼子害死的。那一天,还有好几个鬼子打明强叔呢。”
“不是。”
“就是。”
“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