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第5/10页)

“这就是我想干的事儿。”赵石头说,“咱在八路军回来前,把还乡团的兵力、部署、王雨霖的生活规律都弄清楚,八路军一回来,咱去接应,打他个措手不及。”

“那,你住哪儿?”

“住,就住在山里。”赵石头含糊地回答道。

“几儿(11)人?”赵老二瞟了赵石头一眼接着问。

“啊,仨儿。”

“都是咱这儿哩?”

赵石头摇摇头,他报的三个人,其实就是他自己、刘红云和盼盼。

“那可不中?”

“咋了?”

“太少了。”赵老二说,“这一年,王雨霖还在乡公所增设了调解委员会,把八路军在这里实行的全倒过来了,叫穷人分的地还给地主,还要赔他损失,说是调解民事纠纷,其实就是要报复八路军和农会干部的家哩人,欺压穷百姓。”他说到这儿,又装了一袋烟,抽了,磕下烟灰说:“我说您仨先白(12)动,他们外乡人,一露面准被抓。你也少往我这儿跑,我替你摸情况,摸好了给你。”

“这——”

“就咤(13)吧。”赵老二很干脆地把烟袋一摆说。他看赵石头满脸茫然,咳一声,问道:“哎,你着(14)流钱洞在哪儿不着?”

“着,玉仙圣母庙后头,我还去摸过钱哩。”赵石头说。

“玉仙圣母的洗脚池呢?”

“是不是戏楼的北边像月牙那个池子?”

“嗯。”赵老二点了点头,把烟袋儿缠在烟袋杆儿上,冲赵石头说:“那就咤,我先了解情况,把它写下来。到庙会的时候,咱俩在流钱洞、洗脚池,还有龙头柏,你知道在哪儿吧?”他见赵石头冲他点了点头,接着说:“咱在这仨地儿找,能见面,我就交给你。见不了面,我就把它塞到支龙头柏那个砖柱的砖缝里,你自己去取。”

“庙会半个月哩,咱哪一天去?”赵石头问。

“三月十一儿吧。”赵老二将右手的烟袋合到左手里,双手握着胸有成竹地说。

“玉仙圣母生日那天?”

“嗯。”赵老二一边点头一边说,“那天最热闹,人多,有事儿好脱身。”

赵石头看着老人,诚恳地说:“您最好找几儿帮手。”

“欸。”

赵石头从赵老二那里核准了时间以后,每天将一根寸把长的小棍儿放进铺边的石坎儿里,用这种原始的方式记录他们枯燥而漫长的野人生活,盼望着农历三月初一开始那半月不散的浮戏山庙会。

时间对赵石头来说过得很慢,除夕的鞭炮声过去好久了,浮戏山上的迎春花才绽开笑脸。他从大年初一起,每积够三十根小棍儿换上一个石子,表示过完了一个月。现在已经换了三个石子又摆上十二根小棍儿了,浮戏山的庙会还没有开始。

“今年的庙会是不是又让王雨霖给取消了?”刘红云抱着盼盼在铺前转悠,见赵石头又在摆弄那记日子的小棍儿,就试探着问道。

“嗯。”赵石头将手中的小棍儿丢进石坎儿,有些不解地说,“就是取消了,二叔也该送个信儿来呀。”

“他是保长,没有庙会他要上山还不被王雨霖的人发现?”

“求神拜佛,祭奠祖宗,历朝历代,没有禁令。他王雨霖就是取消庙会,也不能不叫人到老庙烧香啊。”赵石头又将石坎里的小棍拿在手里,一脸迷惑,像是对刘红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说:“三月十一是玉仙圣母的生日,没有孩子的人都来进香祈子,圣母这个时候高兴,求子最灵了。”

刘红云看着赵石头喃喃地说:“都三月十二了,一点儿动静也没有。”

“肯定有问题。”赵石头说,“我想两天了,说什么也得下山看看。”

“不行。二叔不是不叫你乱动吗?”

“我是没乱动,照他说的去龙头柏下摸三回了,屁也没摸着。”赵石头艮艮地说。

“我也想了,二叔说不让咱下山,没说不让咱上山,咱可以上将军寨打听一下消息啊。我和春桃一年多没见面了。”

“我也想了。”赵石头低下头喃喃地说:“就是伲儿(15)春桃没怀上孩子,咱去伲儿眼前转,不得劲儿。”

“这话你说多少回了?有啥不得劲儿的,她现在没孩子,又不是一辈子没孩子,说不定啊,人家现在就怀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