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第2/8页)
马灯在湿润的雾气里闪烁,溶洞显得黑暗而幽深。赵石头和刘红云边走边看,看到有意义的景观就记下来,二人不时地发出开心的笑声。又走了约二里地,他们突然感到面前一片开阔,小小马灯的光芒柔弱地撑着一个巨大的空间,看不清洞顶和四壁。
赵石头点燃了手中的火把,洞内立刻亮了许多。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他们没法想象的宽敞、华丽的殿堂。这殿堂高十几丈,阔四五亩,顶部略呈穹形。顶棚厅壁上,大面积挂着钟乳石,形成一挂挂石幔,在马灯和火把的亮光照耀下,恍惚是在游荡的雾气中飘摇。仔细端看,那些钟乳石多姿多态,如冰山玉林,似奇峰倒挂,犹飞瀑溅玉,像银河横溢。
赵石头和刘红云提着马灯举着火把围着洞壁看,洞壁上简直就是玉冰百丈,钟乳石幻化出各种栩栩如生的景观:有尖顶拱窗的殿堂,有风铃叮当的白塔,有随风摇曳的玉树,有流光溢彩的琼阁,有辛勤耕作的农夫,有沿街叫卖的商人,有持枪执剑的武士,有捧书苦读的书生,有追逐戏闹的孩子,有执杖挽须的老翁……
“真像进入了一个洁白的童话世界。”刘红云感叹地说。
“简直不敢想象。”
“这真是一座神秘的地下宫殿。”
“我就是这个宫殿的主人了。”
“美的你。”
“欸,我真想在这里建立一个王国。”赵石头笑着说,“我当国王,你做皇后。”
“好,国王陛下。”刘红云笑着叫了赵石头一声。
“慢点儿,皇后。”赵石头笑着扶着刘红云说。
“看,观音菩萨。”刘红云突然叫了起来。
“哪里?”
“你看,那儿。”刘红云指着洞壁上的一处钟乳石说。
“哪儿,我咋看不出是观音菩萨哩?”
“你看,多像。”刘红云把赵石头拉到自己面前说,“顺着我的指头看,多像,南海观音带着童子冉冉踏波而来……”
“嗯,站在这里看就是像。”赵石头附和着刘红云说。
“站在这儿看也像啊。”刘红云站在赵石头原来的位置说,“因为你脑子里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
“知夫者莫如妻呀。”赵石头笑着说,“你算说对了,我脑子里真是就没有这个概念。”他顿了顿又说:“我算是看透了,看这个,没有点儿文化底蕴不中。”
“所以,开放时还得配个讲解员。”
“你以为你是旅游局长呀?”
“说不定比旅游局长还大呢。”
“做梦。”赵石头笑着说,“等战争结束了,好好在家给我抱孩子。我给你垒个大锅台,你就围着锅台旅游吧。”
“美的你,我才不在家里待呢。”刘红云若有所思地说,“我要像爸爸那样,作个地质学家。”
“哎,地质学家,你看。”赵石头见刘红云提起父亲,情绪陡然低落,急忙高高地将火把举起,探寻有趣的钟乳石以转移刘红云的注意力。他发现身后一棵结满雾凇的大树,倒挂在棚顶,那婆娑的枝叶直垂到地面上,便指着对刘红云说:“倒挂一颗树。”
刘红云看了看,淡淡地说:“看着它,使我想起神话中讲的玉树来。真像坠入了仙境一般。”
“真是江河倒流,玉树倒长,天翻地覆啊。”赵石头跟着感叹道。
“别转词(1)了,记上。”
“欸,记上。”赵石头一边说一边记。他才不在乎刘红云说他什么呢,只要把刘红云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就行。他记完“南海观音”,又记“玉树倒长”,写上了又拿不准,用笔尖点着本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问刘红云:“玉树倒长,倒挂玉树?”
刘红云有了写“定海神针”和“擎天玉柱”的经验,也不搭话,举着马灯自顾自地看。她看到玉树旁一组从洞顶飞泻而下的石钟乳,指着惊叹道:“你看这儿,瀑布。多壮观啊!洋洋洒洒,直泻而下。”
“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啊!”
“太壮观了,太壮观了!”
“瞧,它们还发光哩!”
“别动。”刘红云说着向前一步,探身将马灯放在一组钟乳石后,那几个钟乳石在马灯的照射下,就像一盏盏漂亮的冰灯一样通体透亮,发出鲜肉一样柔和的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