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第5/10页)

“那上面精光,能拴住吗?”

“不只是那竹笋状的,和它一样质地的都叫钟乳石。”

“知道了。”赵石头拴好一匹马,又来拉另一匹,嘴里嘟囔着:“这满洞都是,至于嘛?看看,马踢断了一个。”

刘红云看了看马踢断的那个钟乳石,叹口气说:“我们尽量别毁坏就是了。”

赵石头见刘红云对钟乳石这么怜惜,知道它真是宝贝。他不知道它到底具有多大价值,只知道它比一般石头好看,就这一点,它就是个宝。他拴好马,在洞里找到一块没有钟乳石又比较干燥的地方。这块地有一米半宽、两米多长,与千佛画像崖下山洞里的石炕差不多。说它干燥,只是相对于洞内其他地方而言,整个地面潮乎乎的,只是那条潺潺流水的小溪在这里改道走了洞的一边。

“就住这儿吧,”赵石头说,“有条小河,洗洗涮涮都方便。”

“湿不湿?”刘红云问。

“地是湿一点儿,待会儿笼堆火一烤就干。”赵石头一边说一边把干草铺在地上,又把包袱拿过来,像在千佛画像崖下的山洞里铺炕一样把包袱里的衣服铺在上面,然后对刘红云说:“你就躺这儿,虽然看不清楚,但是有情况了好应付。”他见刘红云跛着腿走过来,又说:“这里向上走有两个叉道,洞都比这个小。顺着大洞走,还有个出口,有情况可以顺着洞向上退。”

“要是敌人从上边来了呢?”刘红云问。

“直接从这个口出去。”赵石头把刘红云扶坐在草铺上,指着栓马的一边说:“往下去不知道还有多长,我想那边肯定还有其他出口。”

“这不是看得很清楚吗?”刘红云望着洞口的方向说。

“那是你看洞口,眼前你能看见啥?”

“能看见你。”刘红云笑着说。

“中了,中了。”赵石头说,“你先挺(6)着歇一会儿,我去弄点儿柴火,晚饭得吃点儿热乎的。”

“你也歇会儿。”刘红云的声音低得像蚊子叫。

“我不死哩慌(7)。”赵石头说,“你挺下,把腿放高点儿,好消肿。我得多弄些柴禾,烧起来,洞里不仅亮堂,还暖和。”赵石头说着就向洞外走。

“小心点儿。”刘红云冲着赵石头的背影说。

“知道了。”

赵石头走到洞口,小树林里那双看向洞内的眼睛又一闪不见了。

刘红云看着赵石头的身影在洞口消失,站起来一瘸一拐地把装枪的包袱都拿到了草铺旁。

赵石头一趟一趟地把他打的干柴抱回溶洞,堆得像小山似的。他在距刘红云的草铺两三米远的地方用石头垒了个圈儿,把干柴点燃。洞内立刻亮了起来。

“哎呀,你把钟乳石烧坏了。”刘红云看到赵石头用石块垒起的圈儿内有几个钟乳石,焦急地叫道。

“就那几个,不伤大体。”赵石头满不在乎地说。

“有可能你这一烧就伤大体了。”刘红云的脸上掠过一丝阴云,忧心忡忡地说:“温度高了,洞干了,肯定会影响钟乳石的生长,至于这烟对它们有没有影响还是未知。”

“你就别杞人忧天了。”

“这不是杞人忧天,这是事实。”

“是事实又咋样?天说话就黑了,这洞里一点儿明儿都没有,你当睁眼瞎啊。”

“你那圈儿垒得也太大了。”

“咱得在这儿住下去,烧得少了中吗?再说,火也不能灭,我身上的洋火快没了。”

“唉——。”刘红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别想恁多了。要革命总会有牺牲,说不定我这一烧,对以后地质研究还有意想不到的贡献哩!”

刘红云没有说话,借着火光看周围的钟乳石。

“上边出口处的钟乳石比这里好看多了,可惜洞口太小牵不进马。”赵石头说着扫了一眼马,接着说:“在这深山里,没有它们,来去就不方便了。”

刘红云也不接话,站起来,往火里添了点儿干柴,借着火光继续看她的钟乳石。

赵石头又在一旁用石块支了个锅灶,把大铁盆放在上面试了试,问刘红云说:“还熬米汤吧?”

“我来。”刘红云丢下钟乳石走过来拿起铁盆,到洞边的小溪里刷了起来。

赵石头抓住小溪中的一块大石用力晃了几晃,把它掀出来,小溪中立刻呈现出一个大坑。赵石头把水坑周围的小石块一一扣下来,拿桶试了试,打上半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