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第6/7页)

山洞在距玉米地根约两米高的石坡上,从玉米地到洞口有一条小路。赵石头没有走路,而是一跃跳了上去。他来到洞口,只见洞内地面平整,滚放着一些石头,洞体宽高相当,约三米,深约六七米,右边有个石坎,坎里垒了个石炕,石炕被人掀塌了一段。赵石头看了看,走进去,把散滚的石头在洞中央摆了一条线,把洞宽平均分成两份。又走出洞外,抱了几趟老百姓放在坡上的干玉米秆,铺在地上。然后回到刘红云身边,对她说:“去看看吧,看合适不?”

“你看着办吧。”刘红云说。

“你是她们最亲近的人。”赵石头深沉地说。

刘红云好像意识到了什么,把枪插进腰间。赵石头上前抱她,她摆了摆手,扶着石头想站进来,痛得她倒吸一口凉气。赵石头没有说话,弯腰抱起她就走。

赵石头抱着刘红云到洞前看了看洞内,对刘红云说:“就这条件,我再用石头把洞口封上,你看中不中?”

“嗯。挺好的,这样——,这样她们可以安息了。”刘红云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怎么也止不住,哽咽着说。

赵石头把刘红云放在洞口的一块石头上坐下,回去把李秀娟尸体抱过来,平放在洞内的玉米秆上。然后,拎着两个包袱问:“咋弄哩(9)?”

刘红云没说话,示意赵石头把包袱拎到自己面前,把那个小一点的包袱掂起冲赵石头晃了晃说:“这是秀娟姐的,让她带走吧。”

赵石头接过包袱,轻轻地说:“不留点儿念想儿。”

“留在心里就行了。”刘红云说着抹了把泪,把那个大一点的包袱打开,从中取出一个小包袱,把那小包袱贴在脸上,嘤嘤地哭泣起来。

赵石头猜想,刘红云抱的那个小包袱一定是张淑珍的。他上前拉了拉包袱轻声地安慰刘红云说:“别哭了,有风,看哭坏了身子。”刘红云听了赵石头的话哭得更伤心了,死死地抱着那个小包袱不放。张淑珍生前虽然常和她斗嘴,可她俩的关系是最好的。她到太行医院后,一直和张淑珍住在一起,受到张淑珍不少照顾,两个人像亲姐妹一样。

赵石头站在刘红云身边,静静地看着她哭了一会儿,又轻轻地拉了几下包袱说:“别哭了,让她们安息吧。”

赵石头三番五次地拉那包袱,总算从刘红云的手中接了过来。他把张淑珍的包袱放在洞内辟出的另一块空地上,又到坡上抱了一捆玉米秆把李秀娟的尸体和包袱盖上,在他盖的瞬间,刘红云大喊一声:“秀娟姐——”失声恸哭起来。

赵石头在刘红云的哭喊中,搬起洞前的石头一块一块地垒着洞口。洞前的石头用完了,就跑到远处找,一趟一趟,正午时分,终于把洞口给封了起来。

赵石头对欲哭无泪的刘红云说:“没鞭炮,咱放几枪送送她们。”

“算了。”刘红云说,“枪声会引来敌人的。”

“不会。”赵石头轻轻地说,“山寨里的土匪不伤人,王雨霖的还乡团摸不清底细还不敢上来。”

“我要是他,一定追杀上来。”刘红云冷冷地说完,抬头看了看四周,拉一下赵石头说:“我们给她们鞠个躬吧,留着那些子弹打敌人。”

赵石头看着刘红云重重地点了点头。心想,刘红云受伤了,孟春桃还没有找到,眼下是走不了了,不知要停留多长时间?枪和子弹是应该省着点儿用。

赵石头扶着刘红云站起来,一起为死去的两位战友鞠了四个躬。

“秀娟姐、淑珍,你们安息吧!”刘红云哽咽着说,“淑珍,你如愿了,永远地留在这美丽的地方了。你们看到这么美的风景都不愿意走了,都留在这里了,都留——在——这里了……。我怎么办?我怎么办呢?”刘红云越说越激动,伏下身趴在洞前又伤心地哭了起来。

赵石头拉着刘红云说:“好了,别哭了,别哭了。”

刘红云长跪不起,泪如雨注。

“走吧,走吧。”赵石头一较劲架起刘红云,把她拖到了田地里。

“我们去哪儿?”刘红云哽咽着问。

“先找个地方,你休息一下,我上将军寨找孟春桃。”

“孟春桃在将军寨?”

“我抓了个土匪,他说的。”赵石头低沉地说。他不想说,孟春桃是让凤屏寨送给牛半山做女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