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8/9页)

赵石头走出山洞,招呼三位女人进去,又捡起一根长干草根对着那根即将燃尽的草杆点燃,冲几位女人说:“你们就藏在这里,若害怕,就点这个。”他看了看地,接着说:“记住,只能在坎里点,外面看不见。若在洞内点,外面就看见光了。”

赵石头看了看三个女人,咽了口唾沫说:“刘红云警戒,我回去找人。若有人来,先喊话,不听就开枪打,我听到枪声就回来。”

小坎里的草杆燃尽了,洞里又是漆黑一片,四个人谁也看不见谁,但彼此都能感觉到对方的呼吸。赵石头深深地吸一口气说:“我回来之前,没有特殊情况不能出洞。对了,你们谁来负责。”

“就让刘红云负责吧。”李秀娟说。

“不,还是秀娟姐负责。”刘红云急忙说。她们一行四人,一直是由李秀娟这位大姐大挑头的,只是赵石头感觉刘红云比她们几个强,才点了刘红云的将。

“中,就秀娟姐负责吧。”赵石头也没来得及多想,跟着叫了一声“秀娟姐”,他接着说:“这山上有很多这样的洞,是古代挖银矿留下的,都叫它‘银峒洞’。有些洞是连着的,可以打游击。天亮我要是回不来,你们就依据银峒洞坚守,等咱们的人接应。”赵石头说完把背着的包袱放在洞中,走向洞口,一边走一边问:“是叫孟春桃吧?”

“是,孔孟之道的孟,春天的春,桃花的桃。”张淑珍答道。

“记住了。”赵石头一边搭话一边向洞外走。

“注意安全。”李秀娟冲赵石头说。

“嗯。”赵石头回过头,迟疑一下,对洞里说:“加强警戒,我去了。”说完,转身隐没在黑夜里。

三个女人站在洞口看着赵石头身影消失的方向,听着他远去的脚步声。

赵石头走路很轻,他的脚步声很快就消失了。李秀娟看了看黑幽幽的山谷说:“刘红云警戒,咱俩儿到小洞里坐会儿。”她说着,自己情不自禁地“哧哧”笑了起来。

“你笑什么?”张淑珍推了李秀娟一把说。

“我说,要我安排呀,肯定安排你警戒。”李秀娟拍了一下张淑珍说,“可是人家赵队长看上的是刘红云,咱得重用一下不是。”

“哎,你这一说我倒想起来了,那赵石头好像对咱红云还真有点儿意思。”张淑珍笑着说。

“瞎扯。我看你们呀——”刘红云接过话茬儿说,“都什么时候了,还瞎扯。”

“怎么了?我们这叫——苦中作乐。”李秀娟回敬刘红云一句。

“别说话。”刘红云冲洞内低吼一声,接着说:“你们听。”

三个女人都听到了脚步声,由远及近。

“谁?”刘红云将枪口对向那人影低声喝道。

“我,赵石头。”赵石头轻轻地应了一声。

“你怎么又回来了?”李秀娟急切地问。

“我弄了点儿蒿子杆,你们点亮用。”赵石头走到洞口,把一捆长蒿杆交给李秀娟说。

“哎呀,你快去找孟春桃吧,还弄这些干什么!”李秀娟接过蒿子杆埋怨赵石头道。

“洞内有点儿亮好。”赵石头说完,转身三步并作两步又隐没在黑黝黝的山林中。

这浮戏山集石英岩、溶岩、黄土丘陵三种地貌于一体,山峰险峻,怪石嵯峨,层峦叠嶂,风物诡谲。山中林木丛郁,溪水淙淙,有大小几十个山寨。这些山寨大都修建在悬崖峭壁之上,有宋元时期抗金抗元修建的,亦有明清时期官府为抵御起义军和起义军为攻打官军修建的,现在却成了人们躲避战乱的堡垒。他们结寨自卫,抢官劫富,开荒耕种,育林狩猎,过着占山为王的生活。说他们不是土匪吧,他们隔三差五地下山抢上一通;说他们是土匪吧,他们很少祸害山下的老百姓,一些生活不下去的人还都上山投奔他们哩。八路军、区干队多次进寨争取他们抗日,他们都明哲保身,以不问世事婉言拒绝。赵石头曾与其他同志一起进过寨子,也曾一个人进过寨子,有十几个寨主他都认识。那些挎着枪到处抢的小喽罗都知道赵石头的枪法准、飞刀快、武功高,见了赵石头都点头哈腰,没有人敢拿小命儿与他赵石头叫板儿的。所以,赵石头一边往回找,一边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