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5/6页)
“大佛!”佳佳看了一会儿,第一个叫出声来,而且显得非常兴奋。其实大家都看出来了,只是大人们都没有作声而已。一来,刚才吕局长已经说了要看天然大佛,就是看出一点眉目,也能寻出它的全貌。二来,这天然大佛太过于逼真,让你看一眼就能通视全身。三是多数人都来过N遍了,就连她佳佳也是第二次来这里,只不过昨天爸爸妈妈没有指示她看天然大佛。现在她认真地从不同角度观看,并把摄像机的开关放到了单拍,拍下了这座大佛不同的神态。
这整座山峰的外表,就是一个端坐的佛像。裸露的峰顶俨如大佛的前额,小草和杂树构成了大佛的眉毛,两边石岩的阴影构成了大佛的眼睛,一块较大断裂的岩石构成了大佛的鼻子和嘴巴,两侧的小山梁构成了大佛的耳朵。整个大佛的头像比例均匀,端庄慈祥,惟妙惟肖,如精细加工的一样。下部凸起的山岩,构成了大佛合掌胸前的双手和端坐的下身,腿和脚都清晰可见,鬼斧神工,令人惊叹。更神奇的是,从不同的角度,能看到不同的大佛。导游说,全看游客自己的佛缘。
人们跟着吕局长和导游一边走一边看,到了一棵大树前,吕局长停住了脚步,再往前走,树冠就遮住了人们看大佛的视线。导游侧着身对众人说:“大家都看到了吧?”她问罢,不等大家回答就接着说:“这座大佛,佛头高28米,宽14.5米,相当于一个篮球场。整个大佛高198米,比四川乐山大佛还要大得多,而且是天然造化,没有半点人为雕凿。”
“真是太神奇了。”一人惊叹。
“千百年来,围绕这座天然大佛,流传着许多神奇的传说。有的神奇得都不敢想象,咱们边走边说,上车吧。”导游冲大家摆了下手。司机在这里执行了旅游观光程序,看到众人快走到了大树前,就把车滑行过来,导游把大佛介绍完,车就停在了身边。
导游坐上副驾驶座位,又转过身来冲大家说:“传说,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是西汉末年,当时只属于民间形式。东汉明帝永平年间,有文字记载的是永平三年春天,汉明帝刘庄在一天夜里梦见一个金人,头带白光在大殿里穿行。明帝向他问话,那金人头也不回地飞升空中向西去了。明帝得知那金人是佛,遂派十八人使团到西方天竺国去请。天竺高僧竺法兰和摄摩腾以白马驮经随使团来到中国,住在国都洛阳接待外宾的官邸鸿胪寺,译经讲法。二位高僧被汉明帝的诚心感动,决意在中国传承佛教。遂按照古印度顺河上溯寻找圣地的传统,到鸿胪寺东沿石子河上溯进入了青龙山。他们到离这还有五里地的老佛湾,见那里水环壁绕,山静林幽,藏风聚气,祥云罩顶,便决定在老佛湾建造寺院。谁知,当天晚上,他俩做了一个相同的梦,梦见佛祖对他们说‘前行五里三,便是小西天’。两位高僧知道选错了寺址,就又顺河谷上行,大约就是走到了前面的那片空地,二人坐下休息,突然看见这座天然大佛,再看大佛周围的山崖,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佛像。大家看看,是不是周围的山崖都像佛像?”伴着导游的讲解,车已经停在了导游指的那片空地上。
“像,像,真像。”佳佳又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兴奋地叫道。
“小妹妹识佛真快,很有佛缘。”导游笑笑说,“二位高僧见这里这么多佛像,急忙跪下参拜,认定这儿就是梦里的小西天。只听大佛说‘天圆地方,可作道场’,他们按照大佛的指点,在前面找到了寺圈,在这里建造了中华第一寺——慈云寺。”导游指着慈云寺的方向说完,顿了顿,接着说:“这座天然大佛,也有人叫它天门大佛,是因为它正好在天门沟的中央。大家看,大佛的身后就是天门沟,西边是大天门,东边是小天门,这里不是小西天是什么?”
众人按照导游的指示看,一脸的崇敬和虔诚。
佳佳跑着从不同角度照相。她那美丽的身段和一袭黑衣,张弛有致,动静自如,潇洒飘逸。
“那,大佛对面就是和尚坟吧?”刘慈云见导游半天不说话,就问了一句。
“对,大佛隔河相对的就是和尚坟,这里的人都叫它塔林。”导游接过刘慈云的话说,“因为这里建有和尚圆寂后安放骨殖的砖塔和石塔二百余座,塔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蔚为壮观。只可惜,在‘文革’中被拆毁了,现在只收集到塔铭四十多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