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7/10页)

刘晓豫冲刘慈云点了点头。当李斌报出他爷爷的名字时,刘晓豫也愣住了——李斌报出救奶奶的人不但名字不对,而且姓儿也不对呀。

“对,我爷爷就是姓李,叫李铁柱,赵石头是他参加革命后用的名字。我就姓李,叫李斌。”李斌抹了把眼泪,指着灰西装说:“他叫伍子。伍子可以证明,我爸爸那辈儿都改过来了,姓李。”

伍子冲大家点了下头说:“我看过他爷爷的档案,好多张表里填的曾用名,都是李铁柱。”

“我爷爷在这山里救了三个女八路,那两个牺牲了,就剩下了这个奶奶。奶奶——”李斌说着又抚着刘会贤的骨灰盒哭了起来。

“小兄弟,别哭,起来。”刘晓豫拉着李斌说,“起来慢慢说。”

佳佳在懵懂中感觉到了李斌和太奶奶有一定关系,像对待亲人一样递上了几张面巾纸。

李斌用面巾纸擦干眼泪,又将他爷爷怎么背着他老奶奶跑进深山住在吴窑的事说了一遍。接着说起了他爷爷救刘会贤等人的事。

原来,李铁柱跑进青龙山,以打猎为生。因为杀了日本人怕日伪军搜捕,也始终留着机灵。那天凌晨,他隐约听到凤凰台那边响起了枪声,就一骨碌爬起来,到门外听听看看,感到自己没有什么危险,又回去躺在了床上。可是,山那边的枪声一直不断,一声声像弹棉花的绷子拨动着他的心弦,弄得他一点儿睡意也没有。他知道山那边是八路军和日伪军在打仗,前些天他家里住过一个班的八路,要不是有老娘,他就跟八路打鬼子去了。他看看天已经蒙蒙亮了,就跟老娘聊了几句,到山里巡视他下的套子是不是套住了猎物。

可能是山那边的动物受到了枪声的惊吓全跑到山这边来了,李铁柱的收获很大,巡视四个点就逮住了一只山鸡两只野兔。他提着山鸡和野兔向他设捕的第五个点走去,刚走到朱雀岭半山腰,就听见一阵枪声在凤凰台的南边响起。李铁柱寻着枪声望去,只见元帅池上方的大路上,一辆马车飞驰而下,后边紧追着一个马队,马队居高临下在向马车开枪。

马车上,王金凤和李玉贞紧紧地抱着身怀六甲的刘会贤。马车的颠簸让这位就要临产的女八路非常痛苦,不住地“啊啊”大叫。杨班长挥舞着马鞭赶着马车,两个战士持枪趴在马车后面向追来的马队还击。

眼看着敌人越追越近。战士小李冲杨班长喊:“班长,敌人追上来了,我下车抵挡一阵儿。”

杨班长看着前方一边挥鞭一边喊:“好。过了河,上坡儿的时候,你们俩都下去,从上往下打。”

说话间马车越过元帅池上的马鞍型横道,凌空而起,重重地落下,三个女八路不约而同地齐叫一声:“啊——”

马车随着三个女八路的叫声,冲过小河,接着车头翘高,马车几乎要竖了起来。杨班长焦急地喊:“上坡儿了,准备跳车。”

马车的速度刚刚减慢,两个战士就迅速地跳下马车,打个滚儿躲在了路边。马车继续向山里奔去。

两个八路军战士躲在一块大石头后边瞄准向河对岸的马队射击,随着小冯的一声枪响,跑在最前边的马上就落下一人。郭疯子还没有反应过来,马队已经冲进河道,两个八路投出的手榴弹相继炸响,炸得跑在前边的特务人仰马翻。跑在后边的特务用力勒马,不是顺着河道向两边跑,就是停在了河道中间。郭疯子一看他的马队被堵在河道里,气急败坏地指挥着手下向两个八路射击。密集的子弹向两个八路军战士打来,打得他们身边的冻土冒烟儿。两个八路军战士不慌不忙,不断地变换着位置,一枪一枪地向敌人射击。

这时,杨班长赶着马车跑到一个转弯处。他急忙勒马停车,冲三个女八路急切地说:“你们快下车,从这儿往山里跑。”

王金凤翻身跳下马车,弓步让刘会贤踩着她的大腿下来,和李玉贞扶着刘会贤向朱雀岭方向快步走去。

“杨班长。”刘会贤回头叫了一声,想说什么。杨班长不容分说地把手一挥,大喊一声:“快走!”

杨班长说完,跳上马车,紧甩两鞭,那马车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向前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