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4/10页)
马群英又捋上了他那山羊胡子,若有所思地说:“咱得想点儿法子,在日本人找到他们前,找到他们。”
王富贵瞪大了眼睛问:“大哥,您想救他们?”
“嗯,咱和皮司令有友好约定啊。”马群英还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那是互不为敌的友好约定,也没有……”王富贵有点儿着急,那样子是不想趟这个浑水。
“有。”马群英放开捋胡子的右手,变成立掌,冲王富贵一扬,像是作出了重大决定,对王富贵说:“不管咋样,皮司令对咱不错,八路军也没少帮咱。友好是个很大的概念。咱不能看着人家身陷绝境,更不能让他们在咱的眼皮子底下落到日本人手里。”
“好,俺这就去安排。”王富贵说完转身离去。
悬挂着京A010114牌照的黑色奥迪轿车慢得像个蜗牛,徐徐向前爬行,扯动着刘晓豫的思绪。刘根的讲述让刘晓豫感到震撼,奶奶给她讲的故事和奶奶的回忆录都不够全面,只是奶奶自己经历的那么一点。她问刘根和陪同的干部,有没有一部完整地表现八路军在这里战斗的书,她想买一本,全面地了解一下那段历史,打造一副像爷爷、奶奶一样的风骨。在得到否定的回答时,她感到很失落,在心底发誓,长大后若这样的书还没有出来,她一定要写一部这样的书。现在,她已经是中国作家协会的一名会员了,她已经写了几本小说,其中一本已经改编成了电影,但是她还没有动笔写这部书。奶奶看到了孙女成为了作家,却没有看到介绍他们当年艰苦卓绝、浴血奋战的书。
奶奶走了,到这里来找爷爷和她的战友。奶奶割舍不下这片土地,要与这片土地厮守在一起。刘晓豫感到愧对奶奶,愧对奶奶对自己的培养教育。她又在心底发誓,要以奶奶为主人公,以这里抗日斗争的故事为蓝本,写一部书,作为对奶奶、爷爷和他们战友以及对这片土地的纪念。
刘晓豫把车停在石榴院村东南的路口。那年她来到这里,一直沉浸在刘根讲述的故事里,激动着,悲痛着。昨天,她和丈夫、佳佳随同巩义市有关部门的人员到青龙山为奶奶选墓地,也只是在车里看了看这片土地。现在,她要站在这片土地上,感受一下历史的凝重,体会一下英雄的风采,特别是要凝聚一点儿爷爷的英雄气概。
刘晓豫下了车,走向面前的一片荒地。硝烟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古老的战场已经被风雨擦去了痕迹,当年近一人多深的战壕已经被泥沙填平,长满了荆棘和蒿草。但是,村里的有一条死规定,无论是居民建房,还是企业用地,村东南这一片不能占。刘晓豫顺着人们踩出的一条小路来到一处凸起的高地,站在那里向石榴院张望。她望见了奶奶当年的住处,估计着从脚下到那里的距离。奶奶当年怀着九个月的父亲就是从那里启程的,躲避着敌人的搜查,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到这里的。以前,她只是想奶奶他们当时要是让日伪军发现了如何后怕,当她怀佳佳九个月的时候,才体会奶奶当年是如何伟大。奶奶在这里躲在马车后向敌人射击,在感到战斗惨烈无法脱身时,奶奶又是怎么镇定地销毁八路军的机密。爷爷当年就是在这里打完了最后一颗子弹,气吞山河地拼尽了最后一点儿力气。八路军独立排王排长带着战士,就是在这片山坡上与数倍于自己的特务肉搏,掩护了奶奶脱险。
刘晓豫看着周围的地形,回忆着奶奶和刘根讲的故事,还原着当时的场面。她要把那场面写出来给世人看,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里发生的故事。
“嘀嘀!”刘晓豫的身后响起了汽车喇叭声。她把视线从山坡移到汽车响动的方向,只见一辆深灰色越野车呼啸着冲过石榴院村北面的路口,掠过村子,急停在刘晓豫的奥迪车后边。
“是不是大桥头那辆路虎车?”刘晓豫看清楚那是辆路虎越野汽车时,就在心里琢磨:“会不会是那灰西装和小保安在追我们?”
伍子和李斌马上证实了刘晓豫的猜测。他们分别从路虎车的正副驾驶位置上下了车,站在车两旁又冲刘晓豫的奥迪车看了看,遂走向前,透过玻璃看向奥迪车里,确认无人后把目光扫向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