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5 以总理为诱饵(第3/3页)
总统停顿了很久,然后转换语气说,此刻齐聚于此的各位,将会作为这场历史性行动的先行者,而永记史册。
总统的演讲,通篇没有提到由印度国库以及海外资产担保,并支付的高额报酬,这无形中赋予了这次干涉行动超越金钱的正义性,也提升了所有参与行动人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一时间会场内群情沸腾,恨不得立即飞到印度放手大干一场,叶林斯基记得,身边的詹姆斯吴,更是激动的热泪盈眶,他感谢上帝在他四十五岁时还能赐给他这样的机会。
而弗林斯以及大部分军官都对这次干涉作战也充满了信心,一部分的原因是他们研究了斯潘加在新德里以北地区的作战,堪称惜败。他们觉得只要有真正专业的军人稍加指点,就能阻挡住中巴军队的攻势,随后需要几个月时间,耐心等待新的印度陆军的成长,局面就会发生此消彼长的变化,但是情况并非他们想象的那样。欧洲国家没有如同总统预言的那样,积极地参与到这次行动中;而印度军队此时已经被下破了胆子,军权落在了缩手缩脚的帕斯阿德手里,他反对联军的所有专业的建议,只希望联军作为救火队,每每在危机时刻,投入到印度军队溃退的地方,来拯救岌岌可危的战线。顽固不化的印度总理是另一个麻烦,他抵制任何放弃新德里的计划。最终,政治上的妥协,导致了军事上的被动,无情的事实在于,狮子根本无法领导绵羊,反而屈从于绵洋的策略,疲于奔命。战略上的失败从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
现在这些回忆都已经成为了浮云,使命感业已不存在了,即使是钱,也可能因为印度政府倒台,而损失过半。现在他们沦为了中国人手上的牌,如果一切顺利,他们会在几个月内获释,当然这取决于总统是否愿意在巴基斯坦的某个偏远省份自治问题上作出让步。
叶林斯基下了车,在警戒线外的无数台摄影机的注视下,快步走进了会场。由于这支部队没有具体国籍,桌子的一边竟然插着一面白旗,这简直是额外的羞辱,但是他管不着了,迅速走过去坐下。对面坐着一名校级军官,显然就是未曾谋面的对手。
贺凡花了一点时间,念了一份声明,然后同声传译提醒联军代表可以签字了。略有些耳聋的叶林斯基在同伴提醒下起身然,后在一份6页纸构成的文件上签字。
他完成了签字,迅速离开了会场,大约12000名联军士兵将在随后2个小时内,完全放下武器,走进战俘营,国际红十字会,将监督每一个环节的进行。
此刻警戒线外的记者才被放近会场,他们获准在10分钟内,提一些问题。
有记者提及了,中国对于战争时间表的问题。
贺凡表示,中国军队没有时间表,如果有新的对手愿意参与进来,可以一直奉陪下去。
又有人提问关于中国军队是否会进一步占领斋普尔以及其他更南方的印度城市。贺凡表示,这取决于上级的意图,从军事上来说,毫无难度。
最后终于有一名伊朗记者的提问,问及了俾路支省以及其他沿海地区的问题,贺凡表示,他的部队做好了准备,随时空运奎达,也许两三周时间内,就可以解决问题。至于仍然在印度控制下的卡拉奇,贺凡表示,门迪的印度临时政府,已经制定了从那里撤军的计划,只等现在的印度政府倒台即可执行。
夜幕终于再次降临新德里,双方交火渐渐停止下来,这一天的战斗中,印度陆军又损失了若干的阵地和一批重武器。指挥部内的帕斯阿德闭着眼睛,如同睡着一般,等着参谋将冗长的损失报告念完。他还不想轻易屈服,正在策划一次反击,这次反击将以总理为诱饵,引诱当面敌军孤军深入,然后加以歼灭,当然没有必要知会卡汗本人。总理的死活对他而言根本无所谓,但是卡汗仍然具备吸引敌人注视和仇恨的巨大战术价值,必须利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