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 新的战线(第2/3页)

印度车长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辆坦克竟然朝自己直冲了过来,而炮管指向另一个方向,正在利用机枪火力杀伤步兵。在遭受了如此长时间惨痛的打击后,印度炮手有迫切渴望反击,没有等待时机更成熟些,而是选择立即还击。他将准星稳稳对准行进中的那两99型的炮塔,从敌人炮管的指向判断,穿甲弹很可能会击中坦克楔形装甲的左边斜侧面,那里的装甲厚度从未得到过准确的通报,上级只是告诫过坦克手尽量不要射击敌人的正面,如此而已。当然炮手知道,如果能够从更小的角度洞穿,可以立即杀死这一侧的炮长,如果动能弹还能继续穿透火炮摇架,很可能会杀死车长。

基于压抑已久的仇恨,炮手在最后关头将准星向左侧平移了一些,以便按照计划,同时杀死两名乘员。这样一方面可以以更加垂直的角度射入(对长杆弹意义不大),而另一方面炮弹可能将碰上稍厚一些的装甲,如果他知道99式的正面楔形装甲的厚度,本应该避开靠前位置,而尽量射击炮塔靠后方。

亚希尼与塔西姆正在分头利用各自操控的2挺机枪向各自目标射击,没有看到任何危险的征兆。行进中的坦克突然间遭受了沉闷的一击,那是久违的装甲撞击穿甲弹的声音。弹芯碎裂飞溅的声音来自左侧,激光对抗系统没有起作用。

亚希尼立即转动周视镜,循声搜索目标。但是另一辆99式及时抢过来,挡住了连长的视线,这辆战车开到了敌人火力与连指挥车之间,可能是要保护亚希尼,也可能想要独占这个战果;被遮挡住视野的塔西姆不由得大叫起来。

印度车长眼看着穿甲弹打中了炮塔前方,但是没有穿透,而是撞飞了;那块装甲实在太厚实了,以至于让少见世面的炮手对炮塔的尺寸和乘员的实际位置做出误判,不过这样的失误不会得到第二次改正的机会,车长看到另一辆坦克正飞驰过来,迅速将炮口对准自己。T72赶紧后退,企图躲到一辆舱门洞开,正在冒烟的bmp-1战车的残骸后面。但是对手的炮弹没有多停留一秒钟,这发炮弹直接穿透了步兵战车的两面装甲,击中T72车体,钻进底盘在灭火器起作用钱引燃了弹药,车长大喊一声弃车,全体趁着底部药筒刚开始冒烟还未爆炸的功夫,迅速从各自的逃生口逃离了。坦克没有立即爆炸而是迅速燃烧起来。

亚希尼估计前部装甲上一定留下了巨大的破损伤痕,他已经很久没有被击中过了,他提醒自己要再小心些。于是5辆坦克并行,入墙般向前推进,他从显示器上一直留心另外2辆坦克的走向,同时一直保持联络,照着他指示的线路,最终7辆坦克将会在敌人指挥部附近汇合,这样不利于利用传感器数量的优势搜索目标,不过保险起见,他不想再分散兵力。

终于有人报告,看到了被遗弃的携带卫星通讯设备的车辆,显然已经摸到指挥部的边了。他们直入敌阵横冲直撞,几乎没有遭遇到抵抗,第9旅以行军队形前进,防御部署非常之弱。

7辆坦克从敌人的废铜烂铁上直接碾压过去,印度兵早就跑得没影了。最先展现在眼前的,是被丢弃的铠甲S1防空系统,亚希尼没有多余的炮弹攻击这些东西,于是下令将主要车辆推到,用机枪扫射车体和雷达,造成无法修复的破坏。坦克的粗暴动作,引燃了几辆防空战车,防空导弹被意外引爆后,在阵地上空乱窜。

他知道这种近程系统总是在指挥部附近,看来自己制定的路线没错。

随即又有其余车组看到,西面有几辆坦克和卡车簇拥着的车队,正在向西方狂奔中,测距为1公里。

第9旅并非真正的装甲旅,他的指挥部由两种车辆组成,一种是轮式拖车,另一种是履带输送车加装电台后改装的前线指挥车辆,这两种车辆的缺陷导致了它们都无法在山区快速逃跑,此刻阿尼达准将早就丢下了荣誉感,躲进一辆输送车里,不顾一切地逃命。不过起伏的地形限制了他的速度,此刻仍然在亚希尼的射程内,随后杀到的巴基斯坦坦克连,立即占据制高点,用一阵齐射,将逃遁中的指挥部车辆全体摧毁,第九旅指挥部随机瓦解,旅长和他的参谋长负了轻伤,坐上直属通讯连的摩托车,狼狈地逃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