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 老对手(第2/3页)

3架苏30迅速占据高度优势,准备使用中距弹进行攻击。歼轰7的低空飞行速度相对很大,这使得苏30的火控雷达可以很容易地跟踪到所有4个目标(2近2远),当然对手并不是没有头脑,相反地他们的算计很精;对于老鹰而言,下视射击必然需要穿越红旗9的攻击包线。如今这些苏30战机也已经被中国的地面雷达持续跟踪着,就等着苏30闯进射程。

红旗9型导弹一直是印度飞机忌惮的武器,最近一个月这种忌惮超越了巴基斯坦空军,上升到了第一位。印度情报部门永远搞不清楚中国在巴基斯坦到底部署了多少这种系统,凭借着出色的机动部署能力,印度空军对这种经常转移阵地的武器数量总是做出高估。实战中,这种弹道具备末端的主动雷达制导能力,在山区地带,比S300更难缠一些,唯一的弱点是射程稍近,这使得需要借助S300保护伞行动的印度空军的活动范围,要大一些。

僚机大声喊道。

“老鹰4号,不要分散编队,你们只需要攻击他们的轰炸机。”

戈亚立即否决了部下的这个要求,他知道舍姆西一线的防空部署不是闹着玩的,中国人在低空肯定有补盲雷达等着那些试图偷袭雷达的飞机,并且每一部红旗9导弹周围,一定还少不了一些近程防空导弹,这些近程武器的情况,情报部门也是一直一无所知。只是在一些盲目突击的编队撞得头破血流后,空军才注意到中国军队在要地的防空体系是远近搭配且无懈可击的。

“中队长,我们很快就要进入低空导弹的射程了。”

“降低高度继续追击,得让他们见识一下我们在低空的作战技巧。”

“明白。”

一架歼10突然出现在雷达视线中,戈亚抬起头时,已经可以看到对手正在迎头飞来。这使得戈亚的注意力从歼轰7回到眼前,敌机没有打算正面使用雷达瞄准,而是迅速冲向老鹰编队。以一对三?上尉想他是不是疯了?

一架僚机抢先发射了2枚R73导弹,显然操之过急。那架敌机老练地加速从编队前方通过,巨大的相对速度使得刚刚离开挂架的导弹无力转向它。

“队长,他要抢占我们的9点钟。”

“老鹰2号,跟上它。”

实际上整个编队都开始转弯,苏30具备大离轴角攻击的能力,只要再转几度就能反制敌机的动作。东方的S300雷达一直在跟踪苏30,戈亚立即提醒地面不要盲目开火,他很担心这些新手会乱来,地空导弹掺乎到混乱的空战中后果是很难预料的,尤其现在自己还占据着数量的优势,并不需要它们插手。

3架苏30迅猛转弯追击敌机,戈亚并没有留下一架飞机继续警戒原来的方向,这是一个不小的失误。第二架歼10适时地从南方出现,轻而易举地占据了整个老鹰编队的后半球位置。戈亚已经很久没有在空中遭遇过对手进行空战配合了,尽管这种配合说穿了一点儿都不复杂。这次他确实有些轻敌了。

萨米用他的诱敌策略,给宋宁创造了一次绝好的战机。歼10的火控雷达成功完成了跟踪,三架敌机都落在了误差允许环之内,也就是说一旦发射把握极大。他做出了一个冒险的决定:用仅有的2枚中距弹,攻击2架敌机,如果得手那么敌机数量上的优势就会立即被抵消。他选择落在了后面的2架敌机作为攻击目标,然后发射了导弹。

一架苏30在惊慌失措中做出了错误的反制,它企图通过低空俯冲躲避雷达跟踪,不过歼10战斗机具备很强的下视能力,对付高速目标不在话下,导弹通过指令紧追上去眼看要得手。

盯上戈亚的那枚导弹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戈亚驾驶战机迅速垂直拉起以破坏雷达跟踪,之所以这么做,是他大致判断出了对手的高度不够。最后关头,宋宁只能选择仍然利用下视模式跟踪第一个目标而只能放弃第二个,在脉冲多普勒模式他他无法追踪那个爬升目标。

一枚导弹成功击中了低空逃遁的敌机,这使得宋宁的记录迅猛增加到了7架,从机场起飞时这个数字还是5架。

编号Sb302的苏30仍然在迅速拉起中,戈亚完全没有被吓破胆,他猜到发射导弹的是另一架歼10战斗机,与这种战机对抗,苏30并不具备盘旋上的优势(他很少在低空使用矢量指向能力,因为他不太信任这种技术),但是在垂直面上,动力强劲的苏30可以压倒大部分的对手,当然舍姆西基地的歼11战斗机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