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4章 国号为秦(第13/14页)

为此刘鸿渐制定了‘犁地计划’,名字虽然糙,但这几个月来刘鸿渐反复斟酌还是觉得用犁地最合适。

首先是文化上,东瀛的文字必然要废除,相对等的东瀛语也要废除,同时废除的还包括所有的东瀛书籍。

要改变一个民族很难,但那只是在后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在这个年月,刘鸿渐可以更简单粗暴些。

他将要求所有东瀛人学习大明语、大明的文字、文化,也将从大明内地雇佣更多的落魄秀才、举人前来讲课。

从服饰到发型,从言谈到举止,能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全部都将汉化。

这是他的封地,他是这块土地的王,趁着还手握着大明的军权,他完全有把握将这支三百年后汉人的死敌同化。

“大明将会源源不断的将各种补给运抵东瀛,其中包括武器、弹药、粮食,也包括书籍、教谕和生产工具。

前路漫漫,还望诸位多加用心!”刘鸿渐说完举起了酒杯。

闻听刘鸿渐的计划后,众人有的变得心事重重,也有的振奋不已,但都端起了酒杯。

对于岛根城内那仅有的一千多倭兵刘鸿渐倒是没有直接下手,这些士兵曾经为岛根城而战,刘鸿渐决定给他们一次选择的机会。

刘鸿渐告诉他们建国的消息,甚至告诉了他们未来的计划,要求他们自己选择归属。

这计划也没什么可保密的,与其以后他们得知后成为隐患,倒不如快刀斩乱麻。

果然闻听刘鸿渐之言后绝大多部分倭兵选择了离开,但仍旧有大约三百人选择了留下,其中包括了失去一切的樱木久见。

“为什么?”刘鸿渐看着樱木久见得眼睛,似乎是想找到答案。

“东瀛病了,我认为将军可以将这病治好,为此,我愿意贡献我的力量。”樱木久见沉默了一会儿道。

他想起了襁褓中的孩子、想起了死去的家人,更想起了先前百年间东瀛人经历的各种混战,有感而发。

到此刘鸿渐才算是明白,如果按照后世他读过的一本书里来解释,这樱木久见大概就是拯救派,而荷兰人则是降临派。

只是刘鸿渐仍旧不能十分相信樱木久见,他将樱木久见提为三百倭兵的统领,又信守承诺的将选择离去的人放出了岛根城。

但是只半个时辰后就给樱木久见发布了第一个命令,杀死刚才出城的全部倭兵。

出城的倭兵自然被收缴了全部的武器,三百倭兵除却配发了倭刀之外,都给配备了一支旧式的燧发枪。

樱木久见接受了命令并带着人连夜追了出去,第二天早上两百多个倭人在樱木久见得带领下,拉扯着千余人头出现在了岛根城下。

又两天后,整合了部队的刘鸿渐命令郑林以五千禁卫军驻守岛根城,自己则带着两万五千人向东进发,直奔德川幕府的老巢江户。

七月底,两万五千大军抵达上野原,幕府率四万新兵迎击,只一个照面四万新兵就被击溃,刘鸿渐命令骑兵追击,四万新兵逃回江户者不过半。

八月初二,在一百门榴弹炮的狂轰滥炸下,并不怎么雄伟的江户城墙被攻破,幕府宣布倒台。

第二天,刘鸿渐在江户城宣布东瀛易主,并正式宣布将在东瀛建立一个新的国家,国号为秦。

霎时间东瀛乱作一团,各地反抗者如雨后春笋般,其中大多数为德川幕府旧部,也有斋藤等叛军旧部。

由于反抗者还未联合,刘鸿渐不得不将两万多兵力分作三股,以江户城为中心向北、向西、向南三个方向开始平叛。

按照刘鸿渐的计划,接下来的一年到两年时间里,叛乱必定还会持续发生,但他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因为这里,将是他的第二家园。

但中秋节刚过,小朱一封圣旨打乱了刘鸿渐的全部计划。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西有番人荷兰国,屡次侵扰大明边境,致使大明沿海生灵涂炭,损大明之国威,实为大明之隐患。

朕心忧之,不可断绝。

秦王刘鸿渐,自受命以来屡次击溃强敌,为大明之柱石,朕心念之。

特令秦王率北洋、南洋两支水师,荡平巴达维亚,扬我大明之君威。

钦赐!”

“秦王殿下,接旨吧?”

来人竟然是司礼监秉笔庞大海,庞大海知道面前这人惹不起,所以语气十分的恭敬,见刘鸿渐在发愣,温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