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 宫禁(第3/4页)
……
……
秦问作为通事舍人,虽然品秩不及诸院司郎中官,甚至不要说堪比诸部侍郎了,却有资格出入宫禁。
清阳郡主及云朴子等人在尚书省衙舍藏好身,他便直接赶去崇文殿。
这时候夜色暗沉,天气闷热异常。
从崇阳门到崇文殿,广场、甬道、宫门,左武骧军、左右武翊军的将卒,都泾渭分明的值守各个角落,警惕的盯着彼此。
皇帝遇刺身亡、废后残尸被大火烧得面目全非,长信宫数具尸骸伏地而贵妃及大皇子不知所踪,难以想象在没有侍卫亲军或内侍省内奸里应外合的情况下,刺客能如此轻易的渗透进来搞出这么大的动作来。
这时候谁都有可能是敌人,不睁大眼睛盯着彼此,到时候怕是连怎么死都不清楚。
殿檐院角点燃的明角灯、灯笼要比往时多出数倍,将里里面面都照得通彻。
黄虑、郭亮、张瀚三人各带十几名亲信及身手高强的扈卫站在殿檐前。
黄虑颇为轻松,他没心没肺的样子,此时也没有人怀疑他有什么问题;他黄家没有必要做这事,特别是黄化本人此时还在岳阳任宣慰使。
郭亮与张瀚各站一边,相互戒备着。
虽然事前推测郭亮、张瀚为吕轻侠直接控制的可能性不大,但这一刻秦问心里犹禁不住的打鼓,又或者说,他们部下有没有人暗中被吕轻侠所收买、控制?
秦问拾级而上,三方各派一名军士搜检其身,却也不阻挡他进大殿。
外殿也是火烛通明,站着内给事级以上的宦臣以及随同参政大员进宫的院司官员,韩端也站在外殿里——韩道昌却留在宫城外的院司里,秦问并不跟韩府直接联系,暂时还不知道韩道铭的安排。
大殿里闷热异常,大家都只能站着,官服又厚又重,额头都是汗珠子直落。
只有年龄大的侍宦、官员实在撑不住,才在角落里拿只小锦墩子坐下来歇着。
韩端也不知道秦问的真实身份,看到他进来,瞥了一眼也不说话,而是眼睛在其他官员脸上打转。
很显然韩端跟韩府的其他核心人物,都等着引蛇出洞,眼前的形势也料定是慈寿宫暗中下手,但满朝将吏还有谁跟慈寿宫有牵连或者直接卷入这次的刺杀案中,现在绝对是暗中观察、揪住更多密奸的好时机。
秦问也是暗暗打量着一切。
不经通禀,秦问也只能走进外殿,他站到韩端的对面,眼睛往内殿瞥去。
内殿帷幕重重,看不到杨元溥的尸体停在哪里,站在外殿只能看到沈漾、杨致堂、杜崇韬、周炳武、韩道铭、张潮、郑榆、郑畅、杨恩、李长风、陈德在御案前分两列而坐。
看不到御案后的情形,秦问猜想到应该也只是太后王婵儿坐在那里,也不知道她坐在自己亲生儿子的尸首前,心里到底是什么感受,但恰恰是如此,她能坐在崇文殿里,却会叫沈漾、杨致堂、杨恩等人绝不会轻信怀疑她头上吧?
这时候薛若谷与张封以及另两名官员从外面走进来,叫守在里外殿过道里的宦官进去通报。
“怎么回事?”秦问走到神色严峻的薛若谷身边问道。
“长信宫有几名宫女被刺身死,但王贵妃及大皇子却不见踪影——崇福门今天守值的宫侍及守卫都说长阳院走水时看到王贵妃的车驾去崇福观,还看到崇福宫使进出。我们刚才赶去崇福观,是看到长信宫的车乘,但王贵妃、大皇子以及云朴子等人都不知道所踪。”薛若谷说道。
现在宫城以及皇城内所有事务,都是不同派系的文官与武将各选一到两人负责,相互监视。
而内侍省的宫宦、宫女除了内给事以上的都召到崇文殿备询外,低级宫宦都先集中看押起来,由侍卫亲军司会合御史台、大理寺、刑部逐一审讯。
秦问心想六七千人,等审讯一遍,黄花菜都凉了吧?
他没有看到张平等人,想必张平、姜获以及安吉祥、陈如意等大宦应该都在内殿或更内侧的寝殿之中,只是因为角度的原因,他暂时看不到而已。
“刺客抓到了?”秦问问道。
“当场毙杀三人,皆是蒙兀武者,但他们是怎么混进来的,却还没有查到,”薛若谷说道,“诸院司没有什么异动吧?”
“外面没有什么异动——哦,对了,我有一件秘事要禀报相爷,但不能叫其他人看出异常。”秦问低声跟薛若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