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刚柔(第2/4页)

相反的,他们这些年对客籍势力能与叙州交易大发其财,还相当的眼馋。

一亩坡地梯田,种棉出售籽棉,收成能比种植豆麦高过一大截;这笔简单的帐,普通人掰着脚趾头就能算。

而山里的桐油籽、茶药、木材等等物产,叙州是最大规模的集散地。

再一个辰州洗氏,也是从叙州洗氏分出去的,辰州洗氏的旁系反复受到折损、压制,会不会认祖归宗、重新投靠叙州洗氏,那也是说不定的事情。

韩谦目前并不需要直接咄咄逼人的出兵,去直接占领、统治辰州或者业州、思州这些地方,只需要持续打压这些地区的敌对势力,瓦解掉个别敌对顽固势力对地方的控制权,让亲近叙州或相对中立的势力抬头,占据主导地位,便能通过叙州成体系、成规模的工矿匠坊,确保对这些地区的影响力了。

在韩谦的计划里,三五年内,叙州后续对周边地区的策略都不会发生大的改变,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

而这次有些事情能往前大跨一步,也实在是都亏了姚惜水狠狠的“帮衬”了他们一把,但短时间内,他的主要精力还是会放在淮西诸州的经营上。

即便不考虑其他势力的强烈反应,倘若要在辰州或思业等州发动大规模的战事,也必须对占领区进行掠夺性的征敛收刮,才有可能满足庞大的军资开销,这也不合韩谦长期以来的治军理念。

所以这次,能强迫辰州番营离开辰州,并能解决掉石梁县的归属问题,韩谦便已经满足了。

至于濠州、滁州、巢州恢复编制,棠邑行营制置府升格,那是应有之义,顶多朝廷会为这事扯一段时间的皮,并不会实质性的影响。

当然了,这些事能顺理成章的处理掉,田城、高绍、林海峥等核心人物能得封功赏爵,正式跻身大楚中高级将臣之列,也是能鼓舞士气。

棠邑行营制置府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封功赏赐的便宜不能是韩谦一个人占了。

林宗靖、冯翊要重新承担起率水军增援叙州之事,只要出兵了,其他事推进才快——韩谦与高绍、赵无忌前往宴厅,与郑畅、韩道铭等人欢聚一堂。

棠邑这次不费吹灰之力,收复北线十二县,掰着脚趾头也知道无数人内心嫉恨交加。

用辰州番营拉拢、讨好郑氏,以便在朝中不至于太孤立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韩谦希望梁军能有喘息之际以抵挡蒙兀人在河朔地区的强势,同时也希望淮西能得到休生养息,便不主张北线再兴战事,那就此时的大楚而言,也就是到了彻底歼灭叛军、收复永郴等地的机会了。

韩谦还不会为了拖郑氏的后腿,就罔顾这关乎大楚根本的利害。

到宴厅坐下来,除了郑畅外,都棠邑及韩府嫡系,有些话也无需遮遮掩掩。

韩谦直接表示,他除了支持郑晖、郑兴玄(郑榆之子)统兵攻占永郴等州,还将支持他们更进一步向岭南静海军(清源军)境内进攻。

除了将辰州番营拱手白送之外,也不会介意郑氏从辰州抽调钱粮——韩谦相信他们也有能力既哄好洗氏,又叫洗氏出钱出力。

郑氏进军岭南,为控制瘴疫在营伍军队中的爆发,叙州也可以供应充足的祛瘴酒。

过去这些年,为保障粮食供应,叙州境内除了酿制高纯医用酒精外,都有意控制酿酒业的发展。

韩谦这次同意郑氏名下的酒商进入叙州以及淮西,但也希望右龙雀军所收复、新拓的疆域,对赤山会及叙州的行商放开限制。

虽说此时在静海节度使刘隐统治之下的岭南地区,囊括后世两广的地域极为辽阔,但这些地区苗越杂居,自秦汉以降南迁繁衍的客籍丁户以及归化较好的熟番蛮民比例要比辰叙等州更低,大规模的生番蛮民栖息在更为广袤的深山老林里不受管制,目前静海节度使府隶得的在籍户仅十五六万户、不足百万丁口。

虽说岭南的商贸潜力或许还不及淮西,但收复永郴两州之后,往南便是桂州(桂林),境内有自秦汉以降、千年不断修缮的灵渠,沟通湘江、漓江水系,从桂州往南便是柳州、象州、邕州(南宁),再从邕州往南便是廉州。

早在汉代,廉州便是海陆交会的商埠重镇,前朝大将也是经廉州跨海征服交趾,设立安南都督府,纳入中原皇朝的疆域之内,海上商船更是往来极西之地,后世称廉州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当然,商船经漓江而入西江,到广州则是另一座更大规模的出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