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十七章 使者参见(第2/3页)

他们自己改名,那是不作数的,在天朝上国这里,你还是下句丽,只有天朝上国颁布正式的诏书,这个改名才算是合乎法理。

现在大汉的皇帝已经不是王莽,而是刘秀,下句丽方面当然希望通过刘秀,把国名改回来。

刘秀对下句丽的印象,可以说是极差。下句丽在王莽期间,便连续袭击乐浪郡,掠走乐浪郡百姓一千多人为奴。刘秀称帝之后,下句丽也没消停。

建武四年,下句丽再次出兵乐浪郡,辽东太守忍无可忍,发郡军出战,将入侵之敌军杀得大败,而后,趁胜追击,杀入下句丽,将其国王困在丸都山城三月之久。

好在这位下句丽国王够机灵,在弹尽粮绝之际,突发奇想的派人给汉军送去好酒好肉,导致辽东太守以为丸都山城粮草充足,随即率郡军撤回辽东。

就是这么一个,打仗不怎样,你要是不打它,它还总来骚扰你,没脸没皮的滚刀肉,刘秀对它的印象能好都怪了。

看完邓禹的书信后,刘秀轻轻啧了一声,随即把书信卷起,递回给张昆。后者小声问道:“陛下,要回复右将军吗?”

刘秀喃喃说道:“下句丽的王子?哼,下句丽早已经被莽贼从王降为侯了,又哪来的王子可言?以王子之名来见朕,可笑!”

张昆闻言,下意识地躬了躬身子。

刘秀说道:“张昆,你回复仲华,由他去接见就好,至于对方之所求,一律不允。”

“是!陛下!”

“至于贵霜都密的使者……番邦小国,朕在长安接见就是!”

不管对方有多弱小,汉是天朝上国,乃礼仪之邦,对方既然派来了使者,刘秀作为大汉天子,见还是要见的,但不需要在洛阳接见那么正式,在长安接见足矣。

张昆边听边点头,等刘秀说完,他躬身说道:“奴婢这就按照陛下的意思,回复右将军。”

“去吧!”

“奴婢告退!”

等张昆走后,刘秀对连静姝说道:“来,静姝,我们再下一盘。”

连静姝有些担心地说道:“静姝听说,陛下在冢岭山受了伤,不知陛下的伤势可有痊愈?”

刘秀笑了笑,说道:“这次在冢岭山,真是多亏了零露,若非零露救我,恐怕,我现在也不会坐在这里了。”

连静姝下意识地看眼身旁的辛零露,向她欠了欠身,正色说道:“辛小姐救了陛下,于大汉,可是有大恩!”

辛零露有些不好意思,欠身回礼,说道:“连小姐过奖了。”

刘秀和连静姝又下了一盘棋,这才算过足了棋瘾,告一段落。

邓禹还真说对了,贵霜使者的确是先到了长安。得知大汉的皇帝就在长安,贵霜使者也就不去洛阳了,在长安求见刘秀。

翌日,刘秀于建章宫召见使者。

要说气派,规模宏大,在长安,首屈一指的就是建章宫。建章宫的规模可比未央宫大得多,一圈下来,足有二十余里,内部有‘千门万户’之美誉。

著名的太液池,就位于建章宫内,这座人工湖,远非未央宫的沧池能比,湖中建有三座假山,分别是方丈山、蓬莱山、瀛洲山,美轮美奂,仿佛仙境。

接见外国使者,刘秀还是要彰显一下大汉的强盛国力,建章宫自然是最理想的接见场所。

贵霜使者不是空手来的,进入皇宫时,后面还跟着一辆大马车,马车的后面拉着好大的一件东西,因为外面蒙着帘帐的关系,具体是什么,完全看不到。

在皇宫侍卫的指引下,贵霜使者进入正殿。正殿上,刘秀居中而坐,下面有吴汉、耿弇、盖延、铫期、来歙、刘章等诸位大臣。

贵霜使者是典型西域人的长相,皮肤略黑,中等身高,头戴皮毡帽,身穿两截式的衣服,腰系皮带,脚穿皮靴。

向脸上看,五官深刻,双目深陷,一对黄眼珠,还有一脸的络腮胡须。

对于西域人,刘秀见过得不多,也判断不出来对方的年纪具体有多大。

使者走到大殿里,看着这座高大恢弘、雄伟壮观的宫殿,脸上不可抑制地露出惊讶之色。

他向前走了几步,摘下皮毡帽,抚胸向刘秀深施一礼,用半生不熟的汉语说道:“在下乃贵霜翕侯丘就却派遣之使者,迪让,在此拜见大汉皇帝!”

刘秀安坐在御座上,没有反应,一旁的刘章面露不悦,沉声喝道:“见到大汉天子,你为何还不下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