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错过机会(第3/4页)

和项康担心的一样,自己的话还没说完,范老头就已经满脸不屑的冷笑了起来,而更让项康失望的是,听了自己的无耻诡计,项梁不但没有欢喜万分,还笑着说道:“说得倒是容易,阎乐和赵高又不是三岁小儿,怎么可能轻易听信外人的挑拨离间?”

“叔父,这可不一定。”项康辩驳道:“章邯在我军面前一再退缩,暴秦朝廷知道这一情况,对他必然是十分不满,也最容易对他生出猜疑。而且叔父你也知道,章邯的副手司马欣曾经有恩于你,章邯明知此情,却依然还是对他委以重任,我们只要把这层关系捅给暴秦朝廷,暴君胡亥和奸佞赵高怎么可能不对章邯生出疑心?”

很可惜,项康的话依然还是没能打动项梁,项梁依然大摇其头,还难得呵斥了项康一句,说道:“康儿,既然你明知道司马欣曾经对我有恩,为什么还要叔父利用这层关系挑拨离间,陷害于他?这事如果传扬出去,天下人会怎么看你的叔父?”

“这……。”项康傻眼,半晌才在心里说道:“那在襄邑战场上的时候,怎么不见司马欣悄悄给你报个信,说章邯准备出兵偷袭你?司马欣现在是我们的敌人,对他用点手段,天下人又能有什么说的?”

“右将军,收起你那套上不得台面的把戏吧。”范老头也忍不住说道:“先不说你的计策是否可行,就是你身边的这位叔孙通先生能不能靠得住,也还是一个大问题。”

“范公何出此言?”项康又有一些诧异,因为项康很清楚,范老头是有些恃才傲物不假,但并不是什么嫉贤妒能的人,也从没见过他对主动来投的文人名士说过这么不客气的话。

“右将军大概不知道吧。”范老头更加不客气的说道:“这位叔孙通先生,在咸阳担任侍诏博士的时候,暴君胡亥召集宫中博士议论关东军情,这位叔孙通先生为了讨好胡亥,公然谄媚说关东义军不过是一群偷鸡摸狗的盗贼,不值一提,不必有任何担心,哄得暴君胡亥大喜,这才把他封为了博士。”

“有这样的事?”历史稀烂的项康又是一惊,忙问道:“范公你是听谁说的?叔孙先生怎么可能是这样的人?”

“仲尼(孔子)先生的九世孙孔腾先生说的。”范老头冷笑说道:“当时在场的有一个儒学博士是孔腾先生父亲的门生,同样逃回了薛郡,把这事告诉给了孔腾先生,孔腾先生又告诉了我。”

事关孔子的嫡脉后人,就连项康都不敢过多言语了,叔孙通却是脸不改色心不跳,还向范老头拱手说道:“范公所言极是,学生当时确实是说过这样的话,但范公一定有所不知,当时说关外义军是在造反的博士,全都被暴君胡亥下了监狱,只有象学生一样说了只是盗贼的得以幸免。既然如此,孔腾先生的同门能够象学生一样的逃回薛地,那他当时说了什么,范公难道还不能可想而知?”

范老头难得傻眼,然后又恨恨说道:“是你先带了头,其他人才不得不顺着你说。”

“不错,当时是学生带的头,违心谄媚了暴君胡亥。”叔孙通依然还是满面微笑,又说道:“可范公想过没有,如果不是学生当时说了那样的话,替关外义君暂时稳住了暴君胡亥,暴秦朝廷及时集结军队,召集各路兵马出关平叛,反秦义师又那来的机会横扫关外,成为燎原之势?”

“这么说,关外义军还得谢你不成了?!”

叔孙通不再回答,心里却给出了肯定答案,那边项梁却是懒得继续废话,说道:“好了,这事就到此为止吧,我们还要出兵追击章邯匹夫,还是赶紧拔营要紧,都散了吧。”

言罢,被孔腾先入为主的项梁还又随口吩咐道:“康儿,既然你这么欣赏叔孙通先生,就让他和他的门生弟子到你的军中任职吧,看着给他安排一个职位,别委屈了他。”

献策遭拒的项康无奈,也只好赶紧拱手告辞,带着叔孙通和他的几个门生返回自己的营地,在路上,项康还又十分抱歉的对叔孙通说道:“先生,恐怕在下得委屈一下你了,我虽然是右将军,但是没有权力任命军中的重要职位,只能是委屈一下先生在我的军队暂时出任文职官员,等将来有了机会,再向叔父举荐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