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毛利家的身影(第2/3页)

这三个方向的战略思路完全不一致,一个是强夺,一个是围剿,一个是智取。

小早川隆景就是“智取”的执行者。表面上他要以本部人马及备中、备后二国之众,应对两个方向的强敌,似乎会很吃力。

但其实浦上正与浅井作战,三好则在和平手对峙,而小早川隆景这家伙,不仅没想着帮忙,还时刻准备抢人头摘果子!

并没有确切的证据,但左思右想,越来越觉得这个猜测靠谱。

平手汎秀当然不能让毛利家如愿。但他也绝不能公然撕破脸面。后面的政治风险是很高的,只能因势利导,想个取巧的办法。

这次汎秀本人尚未发言,本多正信就主动献策了,他跪伏下拜,进言道:“菅达长鼠目寸光,小早川鞭长莫及,二者相聚百里,必然不能互通。可以各个击破。”

接着他上前详细解释说:可暗中教人制一批毛利的军旗,同时派船只故意来回开动,营造毛利家援军前来的假想。菅达长与小早川之间想来也不会有什么深情厚谊,见状一定会怀疑是否被毛利家放弃。其心动摇,后面的文章便好做了。

这种事情,毛利元就可是有前科的,前些年以优厚条件招降山阴猛将本城常光,旋即又将其暗杀,收回其领地。再往前看,吉川、小早川两家的上代家督都传言是被利用后又遭杀害,死因可疑。

在原本的历史中,三村元亲、武田高信也是类似的遭遇。如此先厚禄笼络,后诡计打压的做法,可以说是招牌一般的存在。

平手汎秀听了这条计策,先点点头,而后又立即提问:“倘若敌方有三五名高明斥候,便可轻易发觉毛利并未出兵,如之奈何?”

然后本多正信胸有成竹地回答说:“请您以在下为使者,前往备后小早川处请援,对方推拖不过,定会派些老弱残兵虚与委蛇,到时候真假混杂,就不易分辨了。顺便也可试探,究竟菅达长是否内通毛利。”

汎秀略做思索,慨然应允。

事情成与不成先不说,另一方面,当年本多正信作为使者见了一次松永久秀,回来之后便有日新月异的进步,再去跟小早川隆景打打交道,想来是又能有一些成长的。

……

送走本多正信的时候,平手汎秀并不怎么开心。因为就算此计得遂,也不过是把原本就视若囊中物的淡路握得更紧一点罢了,只是止损,远非收益。而毛利家除了对菅达长加以调略之外,可以说是什么都没投入,压根不会有任何风险。

与此同时,另一个亲信重臣河田长亲,也在连夜忙碌。他奉命领着目付、军监们,前往到了各家杂牌军的营帐处,整训部队,强调军纪,核实人数。

当然大家都知道,他姿态做得再足,那也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毕竟开过小差的人实在太多了,较起真来怎么收场?没有相应的组织构建、军饷体系、荣誉教育,单纯靠严刑峻法是没什么大用的。

做这些事的真实目的,其实就是要告诉全军上下:马上可能有仗要打,都给我消停一点!如果真有人脑子不清醒顶风作案还被抓现行的,也不介意杀两只鸡给猴子看看。

就算是纪伊众,平手汎秀没权管辖,但可以趁机会讨价还价呀。毕竟什么铃木、土桥他们收钱的时候不都吹嘘自家儿郎既善战又不惹事吗?

后勤方面也全力开动,沿着岸和田城——淡轮港——州本城的补给线,一批木材和民夫被调动到前方,准备再建一座兵站,把补给线往前扩展。

一片喧闹之中,人人都知道将会有事发生了,大部分将士以为是要强攻志知城或庄田城。压抑了一个多月的佐佐成政、平手秀益等人十分兴奋,摩肩擦踵跃跃欲试,请战之意溢于言表。

然而他们是注定要失望了。这次动员军队,只是为了制造声势,配合本多正信的攻心之计使用。到时候若有必要也许会适当动武,但行动的主旋律仍是计策为主,提供不了多少斩将夺旗的立功机会。

倒是解决掉淡路的问题之后,预先安排了一场重大的军事行动。

不过也同样不是什么大规模的正面作战,而是不甚光彩的特务作业。

平手汎秀盯上的是赞岐国西部地区。按照三好长俊送过来的情报,那里的豪族都听从命令带兵去了胜瑞城,但对于耽误农忙是有很大怨言的,故而士气低落,战心动摇,俨然是个易燃的火药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