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和绅跌倒,嘉庆吃饱(第2/3页)

接替扈成充任转运使的李应,抱着一叠厚厚的账册走了过来,道:“陛下,这是计闽粤两省清扫地方劣绅豪强奸商房产所得之卷宗。”

早就被齐军拿下的闽地和粤东两处,却是到现在方才初步处理好地方劣绅豪强奸商的遗产。因为那闽地最初是为方腊军所掌控么。

而按照他的规定,地方上的劣绅豪强奸商财物处理,一分三份,一份归入地方,一份归入省库,最后才进到国库,而内里一些珍玩异宝,也就是不能当钱来用的,始充入皇帝内帑。

那闽地的士绅豪强富户巨室都被陆皇帝送给了摩尼教,以作为方腊部南下的报酬。后者遭遇的惨状较之齐军亲自下手的粤东更甚。就像江南东路和两浙路的场景一般,甚至摩尼教还搜刮的更仔细。因为这是他们最后一块‘地盘’了。

所以那福建行省,等到陆皇帝全盘接手的时候,明面上且都寻不到几家大户巨室。

以闽地为例,摩尼教大军浩荡扫过后,这就好比是一台大功率拖拉机,拉出的深深沟壑可以说是彻底破坏了原有的社会形态。

但是那些大户巨室可以被扫荡,他们的浮财可以被摩尼教军掠夺,甚至摩尼教军都抢走了不少人口,然而土地与房产、面铺他们是带不走的。

自然的,闽地的大户巨室,士绅豪强等等,人家也是可以逃的。那不少人在逃难中人就没了,而辛苦躲过一劫的,也有很多人不敢事后返回老巢。

这年头,兔子不吃窝边草的自然是有,可兔子只吃窝边草的,也不在少数。一些罪孽累累的劣绅豪强奸商,岂敢回去送死?

只有少部分确实无甚劣迹的人家才会回返原地,却也不是“我胡汉三又回来了”。陆齐官府才是一切的统治者,在确定其身份后,倒是会给予放还产业,或是一定比例的返还不动产。但这班人终究是少。

而且被方腊军这般一祸害去,整个闽地的市井可以说是寒颤冷落的很呐。以泉州为例,偌大的城市,在齐军接掌大权的时候,市面上冷冷清清,临街店铺就不见有开张的。根本叫人看不出,这儿本是南国最最繁华的海贸重地之一。

故而,拿回了闽地大权的陆齐,如何恢复民生,乃是新朝官府闽地治理的重中之重。即使不少早一步逃去粤东,或是径直投奔陆齐的海商大户重新杀回了老巢,可他们的数量到底是少。而整个待处理的“果实”却丰厚到极点。

那些无主的店面房产,现如今可都归官府了,都归陆齐了。

田亩是要拿出去租赁的,不能算钱,可店铺房产却是一笔丰厚的收益。

海商有钱,可他们的钱财对于大批沿海城市的店面铺子而言,也是杯水车薪。尽管真正被转运司与户部联手税务总局和银行操纵的店铺,只是两地的州府、省城店面,县城一级的处理权都直给了地方官府,可如此也是一个复杂庞大的事宜。

转运司与户部为主,税务总局与银行为辅,联合办公,在闽地和粤东直忙活了一年多,才算将整个事情进行了初步处理,也即是手中握着的重要城市的临街店铺盘出去了五六层。

陆谦接过卷宗,也懒得看,直接翻到后面,看了看总数,尽管早有心里准备,还是忍不住将眼睛睁得大大的。那些个海商以及胆敢冒险的平民小贩,真是贷了好多的款啊。

也幸好这么一大笔钱对于陆齐言,只是左手交给右手,根本无需真正的拿出来,否则朝廷非要狂印钞票不可。

抄家灭门果然是帝王发家致富的不二法门。不知道怎的,陆皇帝径直想到了和珅,想到了后起流传的一句话,“和绅跌倒,嘉庆吃饱。”端的没错。

他并非没有抄过家,梁山军能发达就是有抄家吃大户的一份力,只是先前都是一州一县的来的,冲击力自然没现下这般强,到手横财也远没现下多。原因前头说了,陆皇帝对士绅大户的态度是“治病救人”——腐坏的部分就是要割掉么,而摩尼教却是在斩草除根。二者态度的不同就使得收益也大有不同。

何况中国现下对外贸易政策更是开放,沿海州县都有好处,闽地、粤东沿海城市的店铺价格自然也随之增益不少。官府处理店铺房产即使有所折扣,这般也能弥补了一部分来。想象看,只福州、泉州就能兑掉多少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