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史可法的无奈(第2/3页)

“请陛下临朝以及掌握皇宫之事,由老夫负责。幼平贤弟你要做的是去说服一个人,只要这个人站在咱们这边,南京城就能掌握在咱们手中!”

“此人是谁?”黄道周连忙问道。

“怀远侯京营总督常延龄!”

黄道周告辞离去后,一个人影从屏风后面走出,却是钱谦益心腹幕僚杜秀峰。

“东主,黄大人能行吗,他能劝服常延龄吗?”对钱谦益参与这么大的事情,杜秀峰很是担心,毕竟齐王陈越的势力现在已经非常的庞大。

钱谦益道:“黄道周文名天下皆知,怀远侯常延龄素来附庸风雅,对黄道周格外敬佩,让黄道周去游说远比他人合适。而常延龄其人素来忠庚,又是硕果仅存的开国勋贵。陈越若是叛明自立成功,不可能还留着常延龄这个前朝勋贵,对这点常延龄比谁都清楚。开国勋贵,世袭罔替与国同休,大明若是亡了,大明的勋贵自然也不复存在。不论是为了大明,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注定了常延龄都不得不和陛下站在一起。秀峰,你的任务是尽快和宫里那位取得联系。”

“是,东主!”杜秀峰答应之后,径直离开了钱府。于中午时分,出现在锦绣坊一处茶馆。

“杜爷您还是老样子?”茶小二殷勤的把杜秀峰引入雅座。

“老样子。”杜秀峰随手把一锭碎银扔在小二的手里,“周爷要是来了,和我说一声。”

“谢爷的赏,杜爷您尽管放心!”小二高高兴兴的出去了,很快送上茶水和点心。

杜秀峰坐在雅间内慢慢品茶吃点心,悠然自得。

没过多久,一个身穿锦衣的中年汉子被小二引入雅间,杜秀峰连忙站起,抱拳见礼。

“杜先生好悠闲啊。”来人笑嘻嘻的坐了下来,捻起一个点心放在嘴里,态度很是随意,可见二人很熟。

“只不过给人帮闲罢了,比不上周大管家日理万机。”杜秀峰笑吟吟道。

“屁的日理万机,田公公整天呆在宫里,难得出来一回。我每天还不是闲的要死!”周管家笑道。

“闲不是很好,喝喝茶听听曲儿,日子快活似神仙,这可是旁人想过都过不上的好日子。”杜秀峰笑道。

“哈哈哈,杜先生所言甚是。”周管家也笑了起来。

二人随意的谈着,等到了分别之时,杜秀峰随口说了一句,“我家阁老想见田公公,你得空往宫里传个话。”

周管家愣了一下,轻轻点头。

……

内阁值房,几位阁老各自忙个不停,每个人面前奏疏都堆积如山。

大明正是多事之秋,监国公主临政不久,对国事并不太熟悉,千头万绪都需要内阁拿主意。而阁老王寅督师福建以后,内阁便只剩下史可法、路振飞、钱谦益三位大学士,所有的事情都落在他们头上。

眼下最要紧的事情当属对北伐立功将士的奖赏,毕竟北伐大胜天下鼓舞,可不能因为奖赏不及时而使将士寒心。

对普通官兵奖赏好说,不外乎升职赏银罢了,这些都有成例可循,眼下夏税和盐税都已经征收,拿出一笔银子还是有能力的。可在高级将领方面,该如何奖赏着实有些为难。

在此次北伐之中,涌现出众多立下大功的将领,比如李奕金鑫,比如吴平余枫。这些人原来就是总兵,身上都有着伯爵的爵位,现在再次立下大功,若是再封爵的话,就得封侯封公。一下子便会多出很多公侯。

大明对爵位控制一直很严格,并不随意封爵。可若是不封,势必寒了将士之心。现在天下还远未平定,还需要将士们继续奋战。

还有就是齐王陈越,再次立下泼天之功,又该如何对其封赏?所以该如何封赏这些立下功劳的将领,便是首辅史可法也颇为为难。

于是,史可法不得不把其他两个阁老叫来商议。

“元辅,职以授能、爵以赏功,北伐之战,将士们立下大功,朝廷又何吝封侯之赏!”次辅路振飞毅然道。

钱谦益却摇摇头:“在下以为,封侯封公之事太大,非我等能够处置,理应上报宫里,由陛下决断。”

“陛下?”路振飞微微皱眉,“现在是公主监国,陛下身体还未痊愈,这点事情不必打搅他吧。”

钱谦益道:“公主之所以监国,是因为陛下身体有恙,现在陛下身体好转,事情自然应该向陛下请示,毕竟公主年幼不通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