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五章 琉球(第4/5页)

同年五月,朱棣遣行人陈继芳等,前往南山国颁诏,封他鲁每为琉球山南王。

因为这层关系,朱瞻基没有同意尚巴志进攻山南的请求,朱棣去年才封了山南王,哪能今年就灭了他。

何况,朱瞻基也不想让尚巴志一统琉球,虽然他们一直奉大明为主,但是朱瞻基也不想他太独立,失去了制约。

为了恐吓山南王,尚巴志提出了想要贡献千代金丸宝刀给朱瞻基。其实就是想让朱瞻基回国的时候来给他撑腰,警告山南王不要在后面给他添麻烦。

对于这样的要求,朱瞻基当然没有拒绝。笼络各国的国王,是他这个未来皇帝必须要做的功课,这才有了在台风季节还要往这里跑的安排。

不过朱瞻基在这里只是停留了半日,舰队根本都没有下船,因为琉球这个国家的人口才跟舰队的人数差不多,根本没有这么大的接待能力。

朱瞻基也怕时间停留太长,遇到台风来了就苦逼了。

抵达了首里,这里的位置大约就是后世的那霸稍微偏北一点,朱瞻基也接受了尚巴志的请求,到他的王宫吃了一顿饭。

说是王宫,不过还不如大明豪族的宅院大,这国王当的苦逼无比。

在这里他也见到了山南王他鲁每,这是一个才二十五岁的壮实年轻人,看起来十分勇猛。

不过这种壮实只是相对普通人而言,对朱瞻基来说,他就不够看了。

面对如此漫无边际的大军,他跟尚巴志一样,根本没有半点不服的表现。

听到他们说全国只有三千多军人,朱瞻基更是觉得有些无语,他也在怀疑,自己如此看得起他们,是不是受后世影响太大了。

现在这样的国家,实在是一无所有啊!

两个国家,不到三千人打来打去的,这不是跟小孩子过家家一样。

他本来还兴致冲冲地想要给他们调解一番,这个时候也泄气了。

只是在临上船的时候,他才跟二人说道:“你们就这么一点人,以后就别打了。以后都给我老老实实地种甘蔗,然后运到大明去,你这里产多少,我就要多少。多赚点银子,给老百姓买点布料做衣服。”

现在是夏季,首里城里还好一点,好歹还有一些穿衣服的贵族。而城外不管男女老幼,几乎都只是在腰间围一块布,就当衣服了。

有些甚至连布都没有,就那样光着身子在路边走。特别是那些年纪大的,一个个身体丑陋无比,没有一点美感。

看着那些黝黑的身体,干瘪的乳房,朱瞻基怀疑自己看多了,会不会变成萎哥。

船只抵达鸡笼的时候,好运气用完了,他们遇到了今年的第二次台风。

第一次在大阪,因为早有准备,加上是在海湾里,有和歌山的阻挡,风势并不很大。

但是这一次,郑和与司天监的人预测有台风之后,急匆匆地赶到鸡笼湾,然后将一百多艘船落帆,连接,捆绑在一起抵挡暴风雨。

有十几艘船海湾里面停不下,停在了海湾的外面,结果十几艘船,一半都被倾覆,剩下的几艘桅杆也断了几根。

在这个时代,遇到了台风,就只能靠运气了。木制的船只吃水浅,船体也没有钢铁的牢固,面对大自然,根本没有任何抵抗的能力。

台风一直刮了三天,也下了三天的暴雨,不过幸好的是,船只在台风降临之前进了海湾,只有不到十个人的伤亡。

本来认为自己已经习惯了海上生活的柳升这个时候才知道,以前的大海是多么的平易近人。本来都不晕船的他,这几天又吐的天昏地暗。

等到台风过去,他才面对朱瞻基自我安慰地说:“老臣以前只觉年岁大了,常有脾肉之叹,这次出征,肚子也小了,腿也瘦了,还当再为殿下效力二十年。”

朱瞻基哈哈笑了起来,说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安远侯不服老,志向可嘉,但是大明要是一直离不开你,岂不是我等的失职?”

柳升大手一拍,惊道:“此诗可是殿下所写?以后谁敢再说殿下文采略逊,看我不大耳光子伺候!”

黄渊也是一愣,叹道:“殿下,微臣闻听此诗像是下阙,可曾有全诗?”

朱瞻基也是一愣,他可从来没有想要做一个文抄公,难道这首诗现在还没有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