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科穆宁王朝(1057—1185 A.D.)(第6/11页)
曼纽尔一世虽然在东方的奢华环境中接受教育长大,却像士兵一样具有钢铁般的意志,生平的事迹除了英格兰的理查德一世和瑞典的查理十二世以外,很少有人够格与之相提并论。谈到他在武艺方面的实力和技能,虽然雷蒙(Raymond)号称安条克的赫拉克勒斯,但还是无力挥舞希腊皇帝使用的长槊和盾牌。有一次举行著名的马上比武大会,他骑着一匹烈马进入赛场,首次对阵就战胜两名强壮的意大利武士,第一位是在冲击的奔驰中被打下马来,另外一位只有不战而退。他的朋友和敌人同样担忧,前者是顾虑到他的安全,而后者则关心自己。有次他把埋伏的兵力安置在树林里,就冒着危险骑马前去找寻敌军,只有他的兄弟和忠诚的阿克苏陪伴在身边,阿克苏无论在任何状况下都不愿离开他的君王。经过一场为时甚短的交战以后,18名骑士不敌逃走,但是敌人的数量不断增加,援军的前进缓慢而且极为惧怕,曼纽尔一世从500名土耳其人的骑兵队中冲出一条血路,全身没有受到一点损伤。在一场对抗匈牙利人的会战中,他对于部队的行动缓慢感到不耐,从纵队的前面攫取一面鹰帜,他是第一个也可能是唯一一个冲过正好分隔两军战线的桥梁的人。就是在同一个国度,等到他的部队渡过萨沃河以后,他就把船只全部打发回去,下达命令给部队的指挥官,他要忍受痛苦留下来征服这片带有敌意的土地,否则的话“不成功就成仁”。在科孚的围攻作战中,皇帝的座舰后面拖着一艘被俘的战船,他站在高高的舵楼上,正对着来势如雨的标枪和石块,只有一面大盾牌和飘动的船帆提供掩护。要不是西西里的水师提督吩咐他的弓箭手要尊敬这位英雄人物,他逃不过大难临头的死亡。
据称有一天曼纽尔一世亲手杀死40个蛮族;他的马匹后面拖着4个土耳其战俘回到营地,他用绳索将他们绑在座鞍的圆环上;他甚至到队列的前排去挑战或接受一场单对单的搏斗,那些像巨人一样的勇士要与他交锋,不是被无敌的曼纽尔一世用长矛贯穿身躯,就是被他用长剑砍下头颅。流传的故事提到他的事迹,种种的模式很像抄袭自骑士的罗曼史,难免要让人怀疑希腊史书的真实性。我不会替他们的信誉辩护而使自己陷入困境,然而他们的编年史有长篇大论的记载,要是这种夸张的说法非常熟悉,那我会特别指出,成为刻意描述对象的君王只有曼纽尔一世。他的英勇犹如奋不顾身的士兵,并没有兼具将领的用兵素养或明智审慎。他的胜利并没有产生任何长远或有益的征服,对土耳其作战所获得的桂冠,毁弃在最后一次时运乖戾的战役中——在皮西底亚山区,他率领的大军全军覆没,心胸开阔的苏丹让他仅以身免。
曼纽尔一世最奇特之处在于他的性格,是勤劳与慵懒、强壮和柔弱的对比和变化。他在战争中几乎不知和平为何物,处于和平的岁月时显然没有进行战争的能力。他身处战场就睡在骄阳之下或雪地之上,发挥个人和马匹的耐力坚忍从事最长距离的行军,面带笑容分享军营的饮食并且禁绝酒类。而只要他回到君士坦丁堡,就立即顺从自己的欲念过起奢华的生活,他的衣着、饮食和宫殿所耗用的经费,远超过前面几位皇帝的限度。整个夏日都无所事事,悠游在普罗蓬提乌斯海风景宜人的岛屿上,与他的侄女狄奥多拉陷入乱伦之恋。
一位黩武好战和放荡淫乐的君王会产生双重的费用,耗尽国家的岁入,只有加重人民的税负。在最后一次土耳其战役的悲惨情势下,他从一名绝望士兵的口里听到最为苦涩的指责。他为了解渴,抱怨泉水中混杂着基督徒的鲜血,在队伍里有人大声说道:“啊,皇上,你又不是第一次饮基督徒臣民的鲜血!”曼纽尔·科穆尼努斯结过两次婚,分别是日耳曼贞节贤淑的贝尔莎或艾琳,以及美丽动人的玛丽亚,她是安条克的法兰西或拉丁公主。头一位妻子只生了一个女儿,许配给匈牙利王子贝拉,用阿历克塞的名字在君士坦丁堡接受教育,等到完成他们的婚礼,就会把罗马人的权杖转移到一个喜爱自由和黩武好战的蛮族。但是安条克的玛丽亚给曼纽尔一世生了一个儿子,成为帝国的指定继承人,贝拉被剥夺长子继承权,同时也失去了所应许的新娘。然而匈牙利的王子恢复他的姓名和他父亲的王国,展现出的丰功伟业使希腊人感到懊悔和羡慕。玛丽亚的儿子被取名为阿历克塞,曼纽尔一世的逝世使科穆宁王朝的光荣随之而去,阿历克塞二世(公元1180年9月24日)以10岁的年龄登上拜占庭的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