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君士坦丁堡教长聂斯托利异端思想的形成(428—431 A.D.)(第2/2页)
阿塔纳修斯的继承人在运用武力对付另一种阿里乌斯派时,只考虑自己的虚荣和野心,殊不知这位敌人在教会阶级中居于第二把交椅,比起阿里乌斯派势力更大罪孽更深。敌对的高级教士间保持一小段时间的联系,他们的通信中用尊敬和仁慈等极为空洞的言语,来掩饰相互之间的仇恨。过没多久,亚历山大里亚的教长向君王和人民、东部和西部,公开谴责拜占庭的主教犯下滔天大罪。他从东部特别是安条克,获得的回应是宽容和沉默的暧昧建议,虽然同时向双方提出,实际上偏向于聂斯托利。梵蒂冈张开双臂欢迎来自埃及的信使,这种恳求正好迎合切莱斯廷一世[314]的虚荣心。一个僧侣的偏颇观念竟会决定教皇的信仰,何况这位教皇和他的教士,对于希腊人的语言、艺术和神学根本是一窍不通。切莱斯廷召开意大利的宗教会议,权衡双方说辞和整个情况,赞同西里尔提出的信条,斥责聂斯托利的心态和人品,罢黜异端分子的主教职位,给他10天时间发表皈依和悔改的声明,并且将这个草率非法的判决交给他的敌人去执行。亚历山大里亚的教长发出如天神霹雳一击的时候,暴露出凡夫的过失行为和执迷不悟,他那十二条破门律[315]仍在折磨一些身为正统基督教徒的奴隶,他们敬重这位圣徒的所作所为,但是没有失去对卡尔西顿宗教会议的忠诚。这些难以涤清污点的大胆言论,难免沾染阿波利纳里斯异端邪说的色彩,但是聂斯托利严肃而又真诚的表白,使现代更为明智而且立场公正的神学家感到满意。[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