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狄奥多西颁布诏书迫害异端教派(380—394 A.D.)(第2/2页)
但是经过深入而公正的调查以后发现,普里西利安的信徒的确违犯了自然的法则,但那是他们的生活要求严格禁欲,而不是被指控的荒淫乱性。他们对正常的房事采取拒绝的态度并加以指责,极为不智的做法是要求夫妻分离,这经常引起家庭不和。在他们的禁止或是劝告之下,信徒完全不能食用肉类,而且需要不断地祈祷、禁食和守夜,谆谆教诲要求信徒遵守严格而完美的宗教奉献生活。这个教派发人深省的教义、有关基督的人性和神格,以及人类灵魂的性质,来自诺斯替派和摩尼教的体系。这种徒有虚名的哲学从埃及传到西班牙,并不适合西部粗鄙的习性。普里西利安那些出身并不体面的门徒,开始只有忍受,后来人数逐渐减少直至消失不见。他的教义虽然为教士和人民所拒绝,但是他被处死这件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引起激烈的争论。对他罪行的判处公正与否,有些人加以指责,有些人大声赞许。
我们很乐意看到那些最著名的圣徒和主教的人性矛盾,米兰的安布罗斯和图尔的马丁,[41]认为这种情况要运用宗教的宽容原则。他们同情这些在特里夫遭到处决的不幸的人,拒绝与那些谋杀主教的人士保持同教的团契之情。马丁过于激动,以致背离一般的处理方式,他的动机值得赞美,他的忏悔更可以作为我们的表率。图尔和米兰的主教毫不犹豫地公开宣称,异端教派的作为是永恒的罪孽,但是仍为他们在世俗的死亡中鲜血淋漓的情景感到震惊。人类诚挚的本性要抗拒神学的偏见,批判对普里西利安和他的追随者可耻而违法的审判程序,肯定安布罗斯和马丁的人道精神。政府和教会的负责官员逾越各自的职权界限,世俗的法官在有关信仰和主教管辖权这方面,竟能接受上诉以及宣布最后的判决。在罪恶的宗教迫害中,主教担任控告人是可耻的行为,残酷的伊萨西乌斯[42]坐看异端分子身受荼毒而无动于衷,同时还唆使法官判处死刑,这一行为激起了广大群众的义愤和不满。这个行为不端的主教的恶行被视作下面这一观点的证据,即宗教狂热是由与利益相关的污秽动机刺激而产生的。处死普里西利安以后,粗糙的宗教迫害方式,发展为精纯熟练而且条理分明的神圣职责,指派教会和世俗的权力分掌不同的业务。虔诚的受害者按照程序由教士解送给官吏,再由官吏交给刽子手。教会用怜悯和关怀的温和语气宣布冷酷无情的判决以及犯人灵魂和信仰上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