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沙普尔称帝后波斯赢得东方战争的胜利(310—350 A.D.)(第3/3页)

伟大的国王自尊心受到打击,率领着波斯人和印度人的联合部队,第三次向尼西比斯进军。一般用于战场的投射机具,或者是拿来破坏城墙的攻城器无法发挥作用,因为罗马人对这种技术极为精通,波斯人一连围攻了很多天却毫无进展。就在这时,沙普尔真无愧是东部的君王,他想到了一个破敌的良策,那就是要运用自然界的力量。当时正是亚美尼亚高山积雪融化的季节,从平原和尼西比斯城之间流过的迈多里乌斯河[177],就像尼罗河一样泛滥成灾,淹没临近的地区。波斯人使用大量劳工,把城市下方的河道堵住,然后筑起土堤把河水限制在里面,这样就成为一个人工的湖泊,再准备一队战船,里面装满士兵。同时有一种机具可以抛射500磅重的石头,全部排成队形前进,可以与防壁上守备的部队处于同等的高度来接战。高涨的水势带来无可抗拒的力量,对战斗的双方部队都产生致命的作用。后来终于有一段城墙抵不住累积的压力,突然之间崩溃,出现长达150英尺广阔的缺口。波斯人立即发起全面的攻击,尼西比斯的存亡到了最后关头。在派出大纵深的攻击队伍时,重装骑兵在前面担任先锋,在泥泞中的行动受到妨碍,还有大部分在冲锋时没有注意,淹死在积水的洼地里。战象受伤后陷入狂野的暴怒,使得攻城列队更加混乱,同时四处奔逃,数以千计的波斯弓箭手死于战象的践踏。伟大的国王坐在很高的御座上,看到部队不幸的混乱场面,只有压住心中的怒气下令收兵,经过几个钟头的整顿后再继续攻击。但勇敢的市民抓住机会,连夜施工改进防务。等到第二天,波斯人发现整段缺口部分已经筑成一道6英尺高的新城墙。

沙普尔对于没有把握住战机而感到失望,而且还损失两万人马,但仍旧发挥不屈不挠的意志,继续对实力减弱的尼西比斯层层包围。后来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他要去防卫波斯的东部各省,对抗马萨格塔人难以抗拒的入侵。等他获得东部吃紧的信息以后,立即放弃围攻,迅速离开底格里斯河岸向阿姆河[178]前进。他要从事的西徐亚人战争极为危险而困难,使他不得不马上跟罗马皇帝签订停战协定,这件事对两位君王都同样重要。就在不久之前,君士坦提乌斯的两位兄弟在西部发生的事变中死亡,自己面临内战的威胁,他的实力不容分散,要尽自己最大努力、鼓足勇气应付当前的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