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罗马帝国的行省(第2/4页)

罗马帝国在欧洲的行省受到莱茵河和多瑙河的保护。多瑙河是欧洲大陆的主要水道,源头与莱茵河只相距30英里,全长1300英里,流向大致是东南方,汇集60多条可以通航的支流,经过6个河口注入黑海,很难想象狭小的海域能够接受气势如此汹涌的水体。多瑙河的几个行省通称伊利里亚或直称边疆,是帝国征战最频繁的地区,不过也受到特别的关注而有各自的名字,像雷提亚、诺里库姆、潘诺尼亚、达尔马提亚[52]、达契亚、梅西亚、色雷斯[53]、马其顿和希腊。

雷提亚行省早先是温德尼西亚人居住的地区,整个区域的一方是从阿尔卑斯山的山巅延伸到多瑙河河岸,另一个方向是从多瑙河源头到因河的会合口。这片平原目前大部分是巴伐利亚选侯的领土,首府奥格斯堡受到日耳曼帝国宪法保护。格里森人在山区平安度日,蒂罗尔是奥地利皇室众多行省之一。

位于因河、多瑙河和萨沃河之间的广大地区,在古代的名称是诺里库姆和潘诺尼亚,现在有奥地利、施蒂里亚、卡里西亚、卡尼奥拉、下匈牙利和斯拉夫尼亚。在最早的原始自主状态下,凶野的原住民紧密地生活在一起,受到罗马统治以后,仍然能够精诚团结,保持小家庭的制度。这里现在有日耳曼国王的宫廷,成为奥地利的权力中心,基于实力自称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这样称呼并不很适切,除去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奥地利的北部地区,以及位于蒂萨河和多瑙河之间的匈牙利部分,都是后来获得不算在内,奥地利皇室其余的领土属于罗马帝国疆域之内的,就面积而言只占很小的比例。

达尔马提亚若被称为“伊利里亚”可能更加适当,这是位于萨瓦河和亚得里亚海之间的狭长地区,海岸的精华部分是威尼斯共和国的一个行省,还有一个很小的拉古萨共和国,仍保留古代的名称。内陆部分使用斯拉夫尼亚人的名字,称为克罗地亚和波斯尼亚,前者接受奥地利的统治,后者受土耳其总督管辖。但是蛮族的部落仍然不断骚扰整个国土,呈现混乱未开化的独立状态,根本分不清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势力的界线。

多瑙河与蒂瓦河同萨沃河会合后,就希腊人而言,这条巨川应被称为伊斯特河,正式把梅西亚和达契亚隔开。达契亚是图拉真征服的地区,也是多瑙河远岸唯一的行省。如果深入研究这些国家目前的状况,就会发现在多瑙河左边的泰梅斯瓦和外斯拉夫尼亚,在经过几次革命以后,已经纳入匈牙利的势力范围。摩尔达维亚公国和瓦拉几亚公国则承认奥斯曼政府的宗主权。位于多瑙河右边的梅西亚,在中世纪分裂成为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两个蛮族王国,现在面对土耳其的威胁又再度联合在一起。

把色雷斯、马其顿和希腊这整个广大区域称为鲁梅利亚,是为了不忘记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古老历史,后来这个称谓为土耳其所沿用。在安东尼当政的时代,色雷斯这个军事重地被纳为行省,大致北起海姆斯和雷多普山区,南到博斯普鲁斯海峡和爱琴海诸岛,虽然历经人世的沧桑和宗教的改换,君士坦丁在海峡比照罗马所新建的城市,[54]仍旧成为泱泱大国的首都。马其顿王国在亚历山大的统治下,征服亚细亚,由于先后两位腓力皇帝的政策,获得莫大的实际利益;再加上原先独立的伊庇鲁斯和色萨利,整个区域一直从爱琴海延伸到爱奥尼亚海。要是追溯底比斯和阿尔戈斯、斯巴达和雅典在历史上的赫赫威名,实难以想象古老希腊这样万世不朽的共和国,竟会沦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亚该亚行省的命名就是受到亚该亚联盟的有力影响。

以上所述是罗马皇帝统治下的欧洲状况。亚细亚行省加上图拉真暂时征服的地区,就把土耳其帝国的势力范围全部包括在内。要是能够按照历久长存的天然形势,而不是独断无知的任意分割,不仅可以让欧洲更安全,也会获得有关各国的认可。小亚细亚[55]的名称与半岛的特色有关,这个半岛位于黑海和地中海之间,从幼发拉底河一直延伸到欧洲。其中最富饶的宽阔平原,坐落在托罗斯山脉和哈里斯河以西,罗马人使用亚细亚这个专有名词。行省的管辖范围包括古代的特洛伊、吕底亚和弗里吉亚等君主国,潘菲利亚人、吕西亚人和卡里亚人所占据的滨海国家以及爱奥尼亚地区的希腊殖民区。这些地方的艺术才能可与古希腊人媲美,但是武功远不及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