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罗马帝国的部队编组(第2/2页)
罗马军团的营地从外表看来像是防卫森严的城镇,先遣人员将位置标定好后,就仔细将地面整平,把所有的障碍物砍倒、移开,让营地形状成为正方形,大致每边长700码,足够容纳2万人马。要是拿现代同样数量的部队来做比较,如果暴露在敌军火力之下,那么营地的正面要加大3倍,才能获得足够的安全掩护。统帅的中军大帐,也就是位阶最高的将领的居所,位于营地的中央,而且地势较高。骑兵、步兵和协防军各有驻扎的位置,进出的通道宽阔且平直,在帐篷和防壁之间,每边都留下200英尺长的空地。防壁通常有12英尺高,上下交错地打进尖锐的木桩,安装成一道坚固的栅栏,外面还有一道宽深都达12英尺的壕沟加以防护。这些主要的工事都由军团士兵的双手来完成,他们像运用刀剑和枪矛那样,很熟练地挥动铲锄和斧头。士兵们有充沛的体力可以说是天赋,但是要养成持久的耐力却有赖于习惯和纪律。
当号角声响起,发出撤离的命令,营地会很快被清除完毕,所有部队都须加入行军的行列,不得有任何延误和混乱。军团士兵除了自己的武器外,还要背负厨房用具、工事材料和数日的粮食,但他们在行动时并不感到有任何累赘。这种负荷对体质软弱的现代士兵而言,真是一种可怕的折磨。[40]他们用训练有素的稳定步伐行进,6小时可走20英里。一旦遭遇敌军,马上卸下行李,非常简便而迅速地由行军纵队变换成战斗序列。投石兵和弓箭手开到战线正面接战,轻装的协防军形成第一线,军团在第二线展开,发挥纵长战力,骑兵掩护侧翼,投射武器架设在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