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九)(第3/3页)
不过不管怎么改,终究还是会添麻烦。就是武瞾那样生造的字,也照样要避谐音的讳。比如山药,唐以前名为薯蓣,当唐代宗李豫登基后,就不得不避讳,改为薯药。到了上代的英宗赵曙为帝,又不得不改为山药。之后再没有改过,沿用到千年之后。
赵佣不太明白简单的两个字“改名”是什么意思。王安石拉着他,详细的解释了一番。
并不狂躁的天子,各人望着无不心中生寒。
赵顼若是继续发狂,那还好说。现在一下就变得如此冷静,实在是出乎意料。毕竟是皇帝,纵使知道他再无爪牙可用,但积威尚在,不是寻常人可以轻辱。
只有韩冈放得开,他并不担心赵顼还能将他怎么样。安心地看着赵顼最后的表演。
“就是不能用旧名了?”赵佣点头,“儿臣知道了。”
他很机灵地跪下来,对赵顼道:“请父皇赐名。”
“‘煦’【注1】。”赵顼吃力地在沙盘上划着字,“早、已、定、好”。
“硬是留了一根刺下来呢。”韩冈想着。
注1:尽管现代,神宗、哲宗两父子的名字发音相同,只是音调不同。但在古代,赵顼的顼,在韵部中属于“入声二沃”,而宋哲宗赵煦的煦,则是属于“去声七遇”,发音相差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