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第二次机会(第4/5页)
即使在赫斯所写的书信中也不再洋溢着对希特勒的崇拜之情,不再提及私下里阅读书稿的情形。他和希特勒之间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赫斯说他曾和希特勒“闹得很不开心”。更使情况变得雪上加霜的是,“莫里斯自然站在主人一边。虽然W(韦伯)和K(克里贝尔)不了解情况,但是这也不妨碍他们跳出来为那位‘从业者’辩护(他也许是优秀的建筑师和建造者,但是他对技术一窍不通,却总是因为技术上的缘故当面责备我)。”这些话就赫斯而言,有些尖酸刻薄,因为就在不久前他比任何人都要奉承巴结希特勒,而且后来又成为希特勒在掌管第三帝国方面极受信任的密友。目前尚不清楚使他们二人之间的关系产生裂痕的原因是什么,但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赫斯写道:“我们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不好。”
希特勒在等待司法机关对他的假释做出进一步裁定的时候,还面临着另一件暂时没有着落的事情:《我的奋斗》一书的出版情况。到10月16日,希特勒已经写完书中那篇纪念在1923年11月9日暴动行动中阵亡的16名追随者的献辞,并且在上面签署了自己的姓名。这些阵亡追随者的姓名全部列出。还有唯一一位不幸身亡的旁观者,也被希特勒纳入“烈士”名单,作为纳粹支持者被载入史册。在献辞那一页上署名,意味着希特勒已经写完他那部约为370页的书稿。他正在计划写第二卷。有一部分书稿已经送到了希特勒的出版商马克斯·阿曼手里。但是阿曼却遇到了麻烦:手里没钱。
阿曼后来写道,“看起来似乎不可能筹集到所需要的资金”去出版那本书。5在恶性通货膨胀期间,图书市场已经崩溃,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此外,存有政治偏见的出版商,尤其是那些右翼出版商,特别依赖大规模集会来宣传推销自己的出版物。发生啤酒馆暴动以后,纳粹党以及其他民族主义团体均遭到查禁,大规模集会也不再举行。出版商尤利乌斯·勒曼写道:“无数出版公司倒闭,许多报纸纷纷停办。宣传民族主义思想的出版物销声匿迹,因为可以销售这种出版物的大规模集会已经不再举行了。”6
在要塞监狱二楼,唯一一件可用来摆脱秋季抑郁情绪的东西又是由希特勒那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天使——海伦娜·贝希施泰因赠送的。这一回所赠礼物是一架留声机,还有许多唱片。“先听了一些轻柔的乐曲,然后又听了一些使人精神振奋的军队进行曲!”赫斯在寄给普罗尔的书信中这样写道,“华尔兹舞曲一遍又一遍地响起,仿佛人们在翩翩起舞。一个悦耳的声音在唱着舒伯特的《你是安宁》和理查德·瓦格纳的《痛苦》。如果闭上眼睛,暂时可以忘记身在何处。”7
兰茨贝格监狱里的每一个人都在急切地等待着法院的假释裁定结果。此时,有人向社会党报《慕尼黑邮报》透露风声,说兰茨贝格监狱的犯人生活安逸,而且有可能还在监狱里从事非法政治活动。这家报纸猛烈抨击兰茨贝格监狱及其典狱长“丑态毕露,把兰茨贝格监狱办成了纳粹暴徒的政治堡垒”。8面对这家报纸的无情抨击,莱波尔德采取了防守姿态,再次称赞希特勒表现良好。检察官施滕格莱因与埃哈德迅速予以反击,发表另一份声明,揭露希特勒将信件托人偷带给汽车经销商韦林,以此证明所谓希特勒表现良好纯属作秀。莱波尔德再次出面证实希特勒“自我控制能力强,举止文明”,将他称为“其他在押犯人的榜样”。9
接下来,突然之间,希特勒的政治违法行为以及托人偷带信件的冒险行为被搁置在一旁。12月19日,巴伐利亚最高法院做出最后裁决:立即假释希特勒。希特勒将自由地重返政坛。最高法院的裁决结果转告给了州检察官施滕格莱因。他要做的事情就是执行命令。毫无疑问,施滕格莱因极为懊恼地起草了一份电报,拍发给了兰茨贝格监狱典狱长莱波尔德:“最高法院驳回了州检察官的反对意见。……要求通知希特勒立即释放。”10
当天晚上近10点钟,莱波尔德出现在要塞监狱七号牢房。希特勒后来回忆说:“经过一番旁敲侧击,犹豫不决之后,他对我说:‘你自由了!’我简直不相信这是真的。”11希特勒于第二天,即1924年12月20日被释放出狱,离圣诞节只有五天。希特勒那年的牢狱生活终于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