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特权集团(第6/6页)

希特勒也深受凯末尔·帕夏的影响(此人后来被称为土耳其国父)。当年凯末尔·帕夏从安卡拉外省基地成功发动政变,推翻了君士坦丁堡政府。希特勒在自己的政变企图中要把墨索里尼和帕夏的方法结合起来,在外省基地慕尼黑举行起义,主要行动目标直指柏林。

希特勒认为自己有理由对此番冒险出击计划感觉良好。就在墨索里尼大胆起事一周前,希特勒便已发动了一场厚颜无耻的侧翼行动。当时希特勒受邀率领一个小型代表团,以和平方式参加在巴伐利亚北部小城科堡举行的一次民族主义欢庆活动。但是,希特勒率领650名冲锋队员乘专列到达那里,基本上接管了科堡。他的武装部队猛烈袭击了前来参加庆祝活动的左派团体,第一次为希特勒赢得了使一座城市摆脱“红色恐怖的解放者”的名声。25那次亲身经历使希特勒忘乎所以,也使他的信心空前高涨。“从现在起,我要独自走自己的路。”26他这样振振有词地宣称道。

尽管希特勒没做任何准备,也没有任何一个具体理由认为他随时要主动出击,但他已经明显开始认真考虑要举行包括进军柏林在内的暴动活动。271922年11月,希特勒在一次“讨论晚会”上对追随者们说:“墨索里尼向我们表明,在民族主义积极性的感染激励下,少数人也能干成大事。”此番言论足以使谣言四处扩散,而且随着1923年开始,巴伐利亚当局感到困惑。一旦灌输了进去,采取大胆行动这个念头便在希特勒的心头扎下了根。用一位对手的话说,就此变成了“无法改变的想法”。只要是希特勒心里所想的事情,几乎早晚都要付诸行动。

【注释】

[1] 或译“领袖原则”。——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