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基督徒的血光之灾(第3/5页)
阿历克塞三世已经暴露了他懒惰、腐败的本性,如今又证明了自己的懦夫本质。十字军刚刚到达君士坦丁堡附近,他便匆忙逃到了色雷斯自保,并且随身携带着自己镶嵌珠宝的皇冠,留下整个城市自生自灭。城中全体居民大惊失色,他们眼睁睁地目睹十字军的舰队拆除了帝国港口的保护锁,对低处的脆弱海防堤发起猛烈的进攻。不久,大军便涌入了君士坦丁堡,将所有视野范围内的房屋付之一炬。在帝国皇宫中,惊恐的群臣意识到如今只有一条出路能够阻止入侵者的脚步。这些可怕的西方人已经推翻了篡位者,将真正的皇帝推上了皇位,因此他们匆忙派人将伊萨克放出了监牢。一瞬间,这位双目失明、满心困惑的皇帝再次登上了皇位,一顶摇摇欲坠的皇冠被安放在他所剩无几的干枯头发上,信使匆忙来到十字军军营,告知他们此行的目的已经达成。阿历克塞四世与他的父亲同时被加冕为帝国皇帝,他曾与十字军签订的条约得到了双方的认可,十字军撤退到金角湾地区,等待着他们应得的奖赏。
老皇帝伊萨克或许已经双目失明,并且因为长期的牢狱生活而有些疯癫,但他很快发现自己的儿子对这些来自西方的蛮族许下了不可能兑现的承诺。不久之前,阿历克塞四世曾经得出同样的结论。穷尽国家的资金和疯狂搜刮人民的财富仅仅满足了承诺数额的一半,到了1203年的圣诞节 ,他的声望简直堕落到像《圣经》中的敌基督一般丑恶。自从他与那些野蛮的恶徒沆瀣一气,便成为一切灾难的始作俑者,如今他又要彻底榨干民脂民膏。有些市民不禁腹诽,假如这可恶的昏君依然身处囚牢之中,这一切灾难都不会发生。
十字军战士对阿历克塞四世更为反感厌恶。对他们而言,这位皇帝的一生不过是一场可笑的悲剧,并且还是一个难堪大用的骗子。他们不相信掌管一座有着如此华美纪念碑和宏伟建筑的伟大城市的统治者无法兑现约定。这位皇帝肯定只消动动手指,便能够筹集到十倍于此的金钱。恩里科·丹多洛也对这笔奖赏充满兴趣,但他巧妙地利用了十字军的恐惧心理,他提出阿历克塞四世对他们有所隐瞒,一再拖延答复的时间,是因为正在暗中集结大军准备反抗。他说,皇帝是一条狡猾的毒蛇,他的承诺一文不值。如果想要得到奖赏,那么只有通过战争,别无他法。
当恩里科·丹多洛正煽动十字军孤注一掷地发动战争时,君士坦丁堡最终摆脱士气低落的氛围,重新燃起了斗志。许多人都希望能够杜绝外敌的威胁,但最终付诸行动的伟人名为阿历克塞·穆泽福鲁斯。141他在半夜潜入皇帝的住所,将入睡的皇帝叫醒,然后告诉他全城的人民都在叫嚣着要取他的性命。穆泽福鲁斯保证能够让大惊失色的皇帝安全脱身,然后将他带到了自己的同谋者们面前。所有人一拥而上,将年轻的皇帝五花大绑,投入监牢,他的父亲伊萨克也已经在那里等候许久。这一次的父子相会显然是一场苦涩的悲剧,然而悲剧并未持续太久,因为穆泽福鲁斯行事始终极为谨慎。伊萨克·安格鲁斯已经年迈体衰,打发他并非难事;但阿历克塞四世尽管身陷牢狱,篡位者也未能得到满意的结果,最终这位皇帝被弓弦勒死,杜绝了后患。
假如身处另一个时空,穆泽福鲁斯会成为优秀的皇帝。他已经年过六旬,但依然身强力壮、行事果决,让自己的人民精神振奋;他加固城墙,分发食物,派出卫兵驻守堡垒。但他的军队扩张范围过于广大,城墙又过于绵长,并且帝国四面树敌众多。1204年4月12日,星期一,十字军为丹多洛的言论所蛊惑,再一次对同一段海防堤发起了进攻,之前他们已经亲自证实,这堵城墙十分脆弱,不堪一击。穆泽福鲁斯明智地提前将城墙加高,并且马上派出人马四处巡视,在各处堡垒鼓舞军中士气,告诉他们城墙的厚度足以御敌,但几小时之内,几座塔楼便坍塌了,一队法国士兵运用计策冲开了一道大门。十字军战士蜂拥而入,此后城市的厄运便接踵而至。瓦兰吉卫队最终投降,在试图集合军队之后,皇帝意识到自己已经山穷水尽,便从金色大门逃走,策划日后发起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