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巴西尔二世(第2/5页)

巴西尔二世十分急于证明自己的才能,他为进军保加利亚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借口。因为拜占庭帝国长期以来被各种内忧外患分散了注意力,保加利亚才得以在破败的国土上重新复元,逐步扩张土地。这时一位名为塞缪尔的栋梁之材出现了,他也是曾经公然挑衅齐米斯基斯权威的伯爵之子中最年轻、最有能力的一位,他自立为沙皇,即斯拉夫语中对“恺撒”的转译,建立了保加利亚第二帝国。沙皇下令在夏季对北部希腊发动突袭,计划占据几座主要城市,以破坏拜占庭的声望,并煽动大部分人民加入他的麾下。巴西尔二世勃然大怒,认为这些自大的农民暴发户居然如此胆大妄为,于是决定展现一下自己不逊于伟大前任的强大力量,他召集六万精锐大军,直取保加利亚繁荣的大城市索非亚。

这场战役最初的过程是灾难性的。徒劳无益的围攻战持续了数星期之久,索非亚的人民奋起反抗,巴西尔二世只得放弃作战,踏上漫长的回归之路。当他经过一个名为“图拉真之门”的隘口时,没有及时派出斥候前去打探敌情,撞上了敌军的伏击,沙皇看到这样的一次天赐良机,简直是欣喜万分。此时此刻皇帝只得把荣誉抛到脑后,仓皇逃跑,但他手下的大部分军队已经四散溃逃。28岁的巴西尔二世这一战可谓落得个灰头土脸,当他回到君士坦丁堡时,尚且惊魂未定,并且耻辱不堪,很快他的声望便因为这场惨败而一落千丈。

对年老的巴达斯·斯凯勒鲁斯而言,本来只要在安全无虞的巴格达哈里发宫殿里静观其变、按兵不动,完全可以高枕无忧。君士坦丁堡那个焦头烂额的小子只不过是仰仗着父母伟大的功绩,他本人根本就没有继承皇位的本领,如今他的软弱无能已经为天下人所知,像自己这样一位征战四方、精力充沛的老兵毫无疑问会受到人民的热烈拥戴。哈里发十分乐意为一场足以削弱他强大邻国的战役提供资金援助,拥有了大量金钱支持之后,巴达斯·斯凯勒鲁斯发起了第三次对皇位的进攻。这位野心勃勃的觊觎者无疑是帝国的心腹大患,当他到达小亚细亚时,发现老对手巴达斯·福卡斯也已经举起了反叛的大旗。双方并未斗个你死我活,而是选择了停战和解,共同分享彼此的资源利益,但这个策略很快被证明不过是虚与委蛇的诡计,斯凯勒鲁斯放松警惕之时,福卡斯突然发难,将对方逮捕,然后投进了地牢。虽然遇到了众多挫折,巴达斯·福卡斯仍然召集了一支士气高涨的大军,然后浩浩荡荡地向君士坦丁堡进发。然而不幸的是,福卡斯手下并没有自己的海军力量,当他们到达博斯普鲁斯海峡时,发现帝国的舰队正在海峡两岸巡逻。

不过,似乎没有任何事情能够削弱巴达斯·福卡斯的自信。他很清楚地意识到君士坦丁堡的主人只是一个28岁的毛头小子,唯一的作战经验不过是一场遭遇埋伏、损失惨重的败仗罢了。从另一个角度讲,巴达斯·福卡斯大半生征战疆场,可谓战无不胜,历史学家们至今还如此描述他的勇武,“整个大军都会在他的呼喊之下战栗”。

此时身处都城的巴西尔二世明白,形势对自己而言万分不利。他已经在草率的保加利亚战役中损失了自己最为精锐的部队,大胆的沙皇塞缪尔也正在巴尔干地区肆意扫荡,整个半岛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巨大危机。如今正是必须采取行动的紧要关头,但即使皇帝能够下令东拼西凑集结一支部队,也缺乏合适人选领兵作战——显然,没有任何人的军事才能能够比得上福卡斯。唯一的解决办法便是马上招募一支大军,幸运的是此时恰好有一支军队正唾手可得。皇帝与罗斯国王子弗拉基米尔取得了联系,然后提出让自己的姐妹与之联姻,借以建立与对方的联盟关系。

一向古板守旧的帝国宫廷陷入了巨大恐慌。正如巴西尔自己的祖父君士坦丁七世曾经指出的那样,拜占庭的皇室公主们出身如此显赫,如国家战争的秘密武器希腊火一样,是无价的珍宝,从未屈尊纡贵与敌人联姻。牧首对此十分愤怒,他声称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位罗马帝国公主曾经沦落到需要委身于异教蛮族的境地,更何况对方已经有了众多妻室及上百位宠妾。如今巴西尔二世此举意味着将拜占庭帝国的荣光抛弃于斯拉夫蛮族脚下,任其蹂躏践踏。但不论是朝廷上下愤怒的抗议还是自己姐妹悲痛万分的啜泣,都丝毫没有动摇巴西尔二世的决心。帝国皇室家族的婚姻确实谈不上是为了单纯的个人幸福,而更像国家的一种政治手段,弗拉基米尔十分乐意接受这一条件,并且欣然同意提供6000名强悍的挪威战士作为支援力量,同时接受了基督教洗礼。巴西尔曾经激烈反抗的姐妹最终停止了抗议,匆匆离开,等待她的新丈夫到来。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