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杰出的觊觎者(第5/6页)
如今,唯一令皇帝烦恼不已的事情只剩下他的儿子罗曼努斯二世。949年,这位年轻人选择了非常不相称的恋爱对象,与一位客栈老板的女儿,美貌惊人的斯巴达女性狄奥法诺坠入爱河。两人的关系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都完全不相称,但或许是因为自己的一生都压抑地活在罗曼努斯·利卡潘努斯的掌控之中,君士坦丁七世说服了自己不要在儿子身上重蹈覆辙。他庄重地对自己发下不干预其中的誓言,而是选择袖手旁观,罗曼努斯二世最终与狄奥法诺成婚,狄奥法诺也顺利地进入自己梦寐以求的权势家族。九年之后,狄奥法诺生下了一个儿子,这对欣喜的夫妇为儿子取名巴西尔,这个名字也是为了纪念马其顿王朝的开创者。在那些风云动荡的岁月中,整个皇室家族的未来似乎已经高枕无忧。一年之后,君士坦丁七世因为热病而逝世,无论是神圣清泉的治愈之水还是来自高山极顶修道院的圣水,都无法治愈他的症状,整个帝国陷入了一片悲痛之中,皇帝的权力传递到了他的儿子罗曼努斯二世手中。
虽然相比政事,这位志得意满的新皇帝显然更热衷于打猎,并且凡事都受他的妻子掌控,但他也并非完全缺乏智慧,他从不干涉手下的将领,因此帝国的光复之路依然在继续前进。因为罗曼努斯二世沉迷享乐,国家政策都由他最亲近的顾问,一位颇具才干的宦官约瑟夫·布林加斯一手包办。这位宫廷大臣颇具政治手腕,国家的艺术领域继续繁荣发展,君士坦丁堡学院迎来了大批新的教师资源,经济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罗曼努斯祖父颁布的土地法给予农民阶级更多的保护,这是数世纪以来前所未有的政策,商人将印度和中国的财富源源不断地运往君士坦丁堡繁忙的市场。帝国如今国富民强、和平安定,罗曼努斯二世或者不如说他的妻子狄奥法诺皇后断定,此时正是帝国需要展现力量的时刻。
最能反映帝国曾经黑暗时代的铁证无疑是克里特岛的归属。在一个世纪前帝国最为孱弱的岁月中,这座岛屿落入了一队阿拉伯海盗的手中,这些海盗刚刚在公元826年被一位愤怒的哈里发彻底赶出埃及。一座如此重要的岛屿,自从公元前69年就正式归属于罗马帝国的领土,被一群强盗掠夺蹂躏,这无疑是帝国荣耀无法容忍的屈辱。这座曾经富庶的岛屿如今成为海盗的巢穴,令整个地中海东部地区不得安宁,但每一次尝试收复的战役最终都彻底失败。君士坦丁七世在逝世前为重新出征谋划已久,如今罗曼努斯二世需要做的不过是寻找一位合适的将领率军出征。他所要做的选择可谓再容易不过,纵观整个都城,所有人都只会齐齐说出唯一的一个名字。此时帝国港口已经集结了307艘战舰组成的舰队,并有将近8000名士兵整装待发,皇帝召见尼斯福鲁斯·福卡斯,令他务必全力维护拜占庭帝国的荣耀。
克里特岛的防御工事十分牢固,但尼斯福鲁斯完全忽视了虎视眈眈的阿拉伯大军,他派出了自己的海上部队——拥有可怕战斗力的挪威战士,他们恐怖的双刃战斧足以将敌人的盔甲和骨头一起劈开。在率兵登陆海岸追击四散奔逃的敌人之后,尼斯福鲁斯在克里特岛主要城市干地亚停驻,开始了长达九个月的围攻战。秋天过去之后,史上最为严酷的寒冬到来了,对于干地亚城的居民而言,这个冬天十分难熬,对于军营帐篷里的士兵而言,则是更为巨大的灾难。严重的食物短缺让这种困境雪上加霜,让大部分人都感到濒临崩溃,但尼斯福鲁斯总能够在军队中鼓舞士气,他每天都在营地巡视,用自己不屈不挠的斗志激励所有人。同时,阿拉伯军队的士气因为他们出城搜寻粮草时遭到的一次次伏击而日益瓦解,当尼斯福鲁斯将割下的敌方头颅抛进城中时,阿拉伯军队的士气遭到了更为沉重的打击。
当春天到来时,精疲力竭的守城一方再也无力继续作战,拜占庭策划突击进城,重新夺回了被海盗占据整整一个世纪之久的城池。得胜的将军起航回到君士坦丁堡,他在竞技场中得到了最为热烈的欢迎,以及整个帝国对他的感谢。111帝国的荣耀已经光复。在被阿拉伯人占领135年之后,克里特岛重新回到了帝国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