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耶尔森氏鼠疫杆菌(第4/5页)

几乎其他所有人都希望运气最好的人能够彻底拒绝这个荒唐的主意。帝国的物资供应已经濒临枯竭,军队彻底陷入了意大利战事的泥沼,当务之急就是让相距遥远的行省远离过分扩张的交通和运输线。但查士丁尼却不愿放弃这个机会,他立即对此表示同意。西班牙是最后一个由基督徒组成却由阿里乌派的蛮族国王统治的国家,对拜占庭而言,宣告自己才是信仰之战的胜利者,这是再容易不过的。查士丁尼认为西班牙人民必然会起来反抗他们的异教统治者,这就为他最终征服整个半岛建立了一座非常完美的桥头堡。

那些曾经认为纳尔西斯过于年老,无力领导一次军事行动的人,如今都为查士丁尼派去领导西班牙远征的将领而折服。利贝里乌斯已经年近九旬,但他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尽管他已经年老,但依然是指挥官的不二人选。这位极富谋略的将军只率领着一支区区几百人的军队,但他不久便将西班牙人收归己用。刚踏上西班牙的土地,他便迅速支援阿塔纳吉尔德,征服了塞维利亚,但当叛军领袖自立为王并要求拜占庭军队撤离的时候,这位精明的将军拒绝了。他谋划了一场十分完美的游击战,计划策动当地罗马化的人民反抗他们的阿里乌派君主,之后重新征服整个西班牙南部。

纳尔西斯与利贝里乌斯在同月起航,开始了向罗马的长途进军。当托提拉听说拜占庭帝国的军队领导者居然是一名宦官,并且蛮族法兰克人已经大举进军北意大利时,他尽情地嘲笑自己的对手,希望这些法兰克人能帮他彻底解决掉这个心腹大患。然而,哥特人不久就发现,纳尔西斯虽然身躯衰老,但是拥有智慧的头脑,他的军队沿海岸线行进,不费吹灰之力就彻底避开了法兰克人的进攻。

在古老的罗马小镇布斯塔·加洛鲁姆附近,纳尔西斯与托提拉狭路相逢。经过十分激烈的战斗,拜占庭军队将哥特军队彻底消灭,国王也在战争中被杀。饱经风霜的罗马城向拜占庭军队敞开大门,纳尔西斯将城门的钥匙及托提拉装饰着珠宝王冠、黄金铠甲、鲜血浸染的礼服,一起带回了君士坦丁堡,作为自己胜利的见证。

正在纳尔西斯乘胜追击,集中力量将哥特残余力量彻底逐出意大利疆土时,查士丁尼已经准备发动对西班牙的征服之战,但随后瘟疫再次袭来,彻底打破了他的计划。6个月的时间内,瘟疫肆虐,导致本已经风雨飘摇的帝国雪上加霜,皇帝被迫放弃了他继续征服的计划。似乎是为了证明拜占庭经受的苦难尚且不足,同年,一场地震导致圣索非亚大教堂祭坛上方的一半穹顶彻底塌陷。不久以前,整座教堂的修建仅仅用了6年时间,却似乎过去了极为漫长的时光,现在帝国财政捉襟见肘,5年之后,穹顶部分才彻底修缮完成。

帝国仅存的财力如今都用于修缮最为重要的防御工事。然而现在根本无力找到足够的人力来填补因战争和瘟疫而减少的人员空缺,因此查士丁尼只能将军力大规模缩减,更多地采用金钱而不是战争的手段去对付帝国的众多敌人。在他的统治刚刚开始时,军队人员的数量超过了50万;如今,人数锐减到区区15万。因为帝国的边境几乎扩大了一倍,军队人员锐减导致没有足够的兵力来戍守全部边境。公元559年,查士丁尼策划的危险游戏终于令他自食其果,一群匈人越过荒芜的边境,距离君士坦丁堡仅剩下30英里。

由于城墙十分坚固,这座城市一直以来安全无虞。但曾经轻松击败哥特和汪达尔王国的皇帝却要在此时此刻躲藏在城墙之后,目睹小小一支蛮族军队在城郊肆意作恶,这简直是奇耻大辱。然而对于查士丁尼而言,不幸的是他此时并没有足够的兵力去惩罚这些无耻的野蛮人,不过,此时城中却还有一位赋闲在家的将军。查士丁尼再一次将这位伟大的将军召到面前,就像过去无数次做过的那样,赋予他最后一项使命。

自从这位将军远离战事以来,已经过去了10年时间,但贝利萨留的智慧却丝毫未曾减少。他临时拼凑了一支几百人的军队,由卫兵、退伍老兵和新兵组成,通过精心策划的伏击战术严重削弱了匈人的兵力,甚至还策划将这些入侵者一直驱逐到边境之外。自从狄奥多拉去世之后,这位将军的过人本领再一次令查士丁尼感到了恐惧,那些曾经的回忆重新聚集到他的眼前,占据了他的心灵。出于一时激起的不光彩的嫉妒之心,皇帝突然解除了贝利萨留的指挥权,选择自己亲自指挥军队。这位如今已年过五旬的伟大将领再一次选择了默不作声地退居幕后,目睹着另一个人将本应属于他的胜利果实据为己有。查士丁尼的指挥策略或许不像他的监视对象那样突出,但依然取得了一定效果。在用钱财贿赂匈人,让他们退出国境之后,皇帝设法煽动一个敌对部落去入侵他们的家园。这确实不能说是一场精彩的胜利,但依然有理由为之庆祝。帝国最终恢复了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