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文兰(第4/5页)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海尔基(Helgi)和芬堡基(Finnbogi)两兄弟便同意和弗雷蒂丝一同去探险了。他们愿意提供一艘船,为了保证能平均分配他们发现的财物,三人协定每艘船上不得超过30人。

但这三个人的关系很快就破裂了,因为这两兄弟最先抵达了莱夫当年所建的营地,占领了莱夫的旧房子,弗雷蒂丝对此非常生气,她提出抗议,但那两兄弟却说弗雷蒂丝之前就欺骗了他们,说她在自己的船上多带了5个人。双方为此争执了很久,直到海尔基和芬堡基带着船员离开这里去了另一个地方。

冬天的时候,双方之间的关系依然很紧张,这两伙人之间没有任何走动。弗雷蒂丝决定要用典型的维京人的方式,即动用诡计和残酷的手段,永远地除掉她的这两个对手。有天早晨她走进芬堡基住的长屋,主动表示要跟他重修于好;弗雷蒂丝跟芬堡基说她已经决定要离开这里了,问他是否愿意把自己的船卖给她,因为芬堡基的船要比她的大一些。芬堡基听后非常慷慨地答应了,弗雷蒂丝就回到自己的营地去了。

弗雷蒂丝躺到床上之后,因为冷天在外面走动的缘故,她的双脚非常冰凉,这弄醒了她的丈夫,丈夫问她去了哪里。弗雷蒂丝便对丈夫说她去跟那两兄弟讲和了,但他们却以拳脚相待。在弗雷蒂丝的怂恿下,她的丈夫气势汹汹地召集了手下,带着他们冲进了海尔基和芬堡基的营地。

这次突袭来得出其不意,海尔基和芬堡基完全没有任何准备,房子里的人都给逮住了,被捆了起来,然后给拖到弗雷蒂丝跟前,弗雷蒂丝命人把他们全杀了。只有5名妇女没被杀掉,因为无论弗雷蒂丝怎么要求,那些男人都不愿意杀害她们。弗雷蒂丝为此狠狠地奚落了自己的丈夫一番,说他太过软弱,但她的丈夫仍然拒绝杀害这些妇女,最后弗雷蒂丝自己抓起斧头,把她们都杀死了。

心腹大患已除,蛮横的弗雷蒂丝可能对此觉得很满意,但这件事却预示殖民地注定败落。这里人手太少,根本没法再度过下一个冬天,更别说是长期定居了。弗雷蒂丝威胁手下不许把这里发生的事讲出去,否则会招致杀身之祸,然后她和丈夫一起回到了格陵兰,此后维京人再也没有尝试过在新大陆建立定居点。

有证据显示,维京人会定期地回到美洲去采集原材料。冰岛的一部编年史记载了1121年“探访文兰”的航行,这部编年史中还提到了200多年后去马克兰砍伐木材的航行。125然而,维京人也没能在格陵兰岛长期居住下去。这块岛屿地形崎岖,植被稀疏,靠畜牧业生存的欧洲人没法在这里生活。格陵兰岛上没有广袤的牧场,也没有足够的木材、铁矿和耕地。

文兰本来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为格陵兰岛与巴芬岛之间只隔着戴维斯海峡(Davis Strait),海峡最狭窄的地方仅有200英里宽。巴芬岛西边就是广袤的北美大陆,那里植被茂密,森林资源比冰岛、欧洲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森林资源的总和还要丰富。但维京人力量不够,没法征服奋勇反抗的原住民,没能在那里建立殖民地。126这样一来,格陵兰岛的殖民地又得依靠那条脆弱的生命线运转了,即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进行远距离贸易。只要维京海盗王还统治着那广袤的北欧帝国,这种远距离贸易就至少还有进行下去的可能,但到了11世纪,这条贸易航线发生了变化。

格陵兰岛日趋与外部世界隔离,同时那里的气候也开始恶化。从14世纪中叶开始,全球气温变低,冰川侵袭,岛上的可耕地面积进一步减少,因纽特人也从今天加拿大的北部地区向南撤离了。

在最后的那几年里,格陵兰殖民地的情况变得很糟糕。从西部定居点挖掘出来的一堆人骨上,我们看到了维京文明日渐湮灭的过程。那些能活到18岁的人,有一半在30岁之前就死了,男女平均身高还不到1.5米。饥荒开始蔓延,冰岛人写的《拓地记》中提到,那些老弱病残之人都“被杀,然后扔下了悬崖”。随着气候变冷,东西两个定居点之间的往来也日渐减少。好几年间两地都没有通过任何音讯,东部定居点一个叫作伊瓦尔·巴达尔森(Ivar Bardarson)的人曾试图与杳无音信的西部定居点取得联系,但后来他在日记中写道,他发现西部定居点已经“没有人烟,没有基督徒,也没有异教徒,只有很多在野外乱跑的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