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荥阳会战(第3/3页)
汉三年(前204)五月,在项羽历时一年刚刚夺得成皋之后,彭越利用魏地处于刘、项主战场荥阳和彭城之间的战略地位,向南渡过睢水,袭击楚国后方补给线。这是彭越第一次给项羽带来重大麻烦。
击打软肋
汉三年(前204)六月,项羽得知自己的后勤补给线遭到严重破坏,不得不派终公防守成皋,自己驰援后方。终公是个什么人物,史无明载,今已不可详知。但是我们知道,终公没有完成项羽的重托,没有守住成皋。刘邦则利用项羽千里回援的机会,从宛地北上,杀死终公,夺回了成皋。这是刘邦调动项羽往返奔波而取得的主战场的第一次大捷。
项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往返奔波,丢失成皋,是他在楚汉之争中第一次重大失误。我们称它为失误,就是因为项羽既不重视军事战略,又没有应对刘邦战略包围的有力举措。刘邦利用自己战略布局上的优势,用游击战频频袭击项羽的后勤补给线,迫使项羽千里回防,使刘邦获得战役上的胜利。
此如下围棋,刘邦虽然只是在项羽的后勤补给线上投了一个子,但这个子投得太关键了:它刚好点到了项羽的死穴上。依兵法上讲,这叫攻其必救;依现代军事而言,这叫做后方游击战。刘邦一方面和项羽在正面战场上殊死相争,一方面指使彭越在项羽的后勤补给线上进行游击战。彭越这个游击司令还打得非常出色,他采用的正是今人非常熟悉的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疲我打、敌驻我扰的作战方略。
项羽本应在攻占荥阳之后继续扩大成果,彻底摧毁刘邦在荥阳的防线,为扫平关东、进攻关中作准备;结果,却被刘邦牵着鼻子走,离开荥阳,南下宛、叶,使自己的后勤补给线拉得更长,作战更加困难,自己的软肋也暴露得更加充分。彭越打的正是项羽的这一软肋。
项羽听说刘邦夺回了成皋,立即又赶回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