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赵为“长保”总理权位杀宋是个伪命题(第6/11页)
[55]《与香港〈南清早报〉访员谈话》(1913年3月24日),陈奋主编《北洋政府国务总理梁士诒史料集》,第221页。
[56]如胡绳说:“经过用各种方法竞争,国民党获得了国会议席中的大多数,这时在湖南参加竞选的宋教仁非常得意,他认为大局已定,可以成立以他为首的国民党的内阁。”(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1981,第911—912页)陈旭麓说:“宋教仁完全陶醉于国会选举的胜利之中了,他以全国第一大党的领袖自居,自以为很快就可以成为纯粹政党责任内阁的实权总理。”见陈旭麓、何泽福《宋教仁》,第96页。
[57]黄远庸:《政海之一勺》(1913年3月3日),《远生遗著》卷3,第74页。
[58]黄远庸:《政海之一勺》(1913年3月3日),《远生遗著》卷3,第74页。
[59]宋教仁:《驳某当局者》(1913年3月12日),郭汉民编《宋教仁集》下册,第558—559页。
[60]《西报对于宋教仁被刺之推测》,《神州日报》1913年3月27日,第4页。
[61]冰:《论宋教仁之被刺》(译《北京英文日报》),《亚细亚日报》1913年3月30日,第6页。
[62]《关于刺宋案演说中之要闻》,《大中华民国日报》1913年3月31日,第2页。
[63]《宋案平议》(1913年5月),稿本,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藏,第174函。
[64]宗良:《宋先生死后之民国》,《民立报》1913年3月25日,第2页。
[65]达父:《宋遯初被刺与吾党之政策》,《民主报》1913年3月28日,第2页。
[66]超父:《何碍乎政党内阁之进行》,徐血儿等编《宋教仁血案》,第193页。
[67]《梦想之三党联合大计画》,《大中华民国日报》1913年3月30日,第3页。
[68]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663页。
[69]《月余来政党黑幕内之大变动》,《亚细亚日报》1913年4月19日,第2页。
[70]《致梁思顺书》(1913年3月7日),中华书局编辑部编《梁启超未刊书信手迹》上册,中华书局,1994年影印本,第189页。
[71]《致梁思顺书》(1913年3月15日),《梁启超未刊书信手迹》上册,第200页。
[72]《致梁思顺书》(1913年3月18日),《梁启超未刊书信手迹》上册,第205页。
[73]《国民党之梦想内阁》,《亚细亚日报》1913年2月25日,第2页。
[74]《国民党计画之失败》,《神州日报》1913年3月9日,第3页。
[75]《袁总统对于正式总统之布置》,《民主报》1913年3月30日,第6页。
[76]《北京专电·三党携手一致》(3月19日发),《神州日报》1913年3月20日,第2页。
[77]黄远庸:《政海之一勺》(1913年3月3日),《远生遗著》卷3,第75—76页。
[78]《大总统最注意之重要问题》,《正宗爱国报》1913年2月19日,第2页。
[79]《袁总统之正式总统谭》,《中国日报》1913年2月26日,第2页;《大总统不愿宪法之束缚》,《大公报》1913年3月9日,第4页。
[80]《有贺博士应聘颠末》,《盛京时报》1913年3月10日,第3页;《致达·狄·布拉姆函》(北京,1913年3月14日),﹝澳﹞骆惠敏编《清末民初政情内幕——〈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袁世凯政治顾问乔·厄·莫理循书信集》(下),知识出版社,1986,第102页。
[81]《编拟宪法草案委员会大纲》,《神州日报》1913年1月31日,第4页。
[82]《宪法研究星期五日之会仍在旧处》,《平报》1913年3月6日,第2页;《宪法研究会初七日之开式会议》,《平报》1913年3月11日,第3页。
[83]《聘有贺博士为顾问》,《顺天时报》1913年3月20日,第7页。
[84]黄远庸:《政海之一勺》(1913年3月3日),《远生遗著》卷3,第75—76页。
[85]《举国同声一哭之宋先生》,《民立报》1913年3月31日,第6页。
[86]谭人凤:《石叟牌词》,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第130页。
[87]谭人凤:《石叟牌词》,第130页。
[88]黄远庸:《春云再展之政局》(1913年4月2日),《远生遗著》卷3,第95页。
[89]《江孔殷之电文》,《南洋总汇新报》1913年4月2日,第5页。
[90]本馆驻京记者闻雷:《北方对于宋案之研究》,《时事新报》1913年4月28日,第2张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