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举止失措隆武帝(第2/2页)
黄老爷子一口咬定,入闽是一种“偷安”行为,可耻!其实,所谓“偷安”,只是黄道周摆在桌面上的委婉说法。黄道周早看出了郑鸿逵的那点私心。他深感单一个郑鸿逵已难以控制,而郑鸿逵的长兄郑芝龙更不是一盏省油的灯!想那郑芝龙经营福建多年,福建已成了郑氏家族的私人地盘,贸然入闽,很可能是羊入虎口,受制于人。
事实证明,黄道周的判断是准确的。
因为用不着入福建,在衢州,郑鸿逵就已经威福自操了。
枪杆子里出政权。
谁的手里有枪,谁就是老大。
郑鸿逵有枪有军队,他想停留在衢州就停留在衢州,想入福州就入福州,是用不着经过隆武帝同意的,更用不着征求黄道周的意见。他的大胳膊一挥:“走!入福州!”隆武帝一行就得乖乖入福州,不容置辩。
就这样,隆武朝君臣被郑鸿逵裹挟进入了福州。
路上,隆武帝只能寄希望于郑鸿逵的兄长郑芝龙能以国事为重,同舟共济,尽心协助自己光复祖业、中兴大明。
然而,郑芝龙骄横跋扈程度比起郑鸿逵来,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