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党争不息(第4/4页)
话虽这么说,不但姜曰广,其他如兵部侍郎吕大器、左都御史刘宗周、吏部尚书张慎言这些人,因为先前在策应过程中没有拥戴福王,本来就于心不安,此时此刻,看马士英在朝中当众以此相攘诟骂,也已经无颜再在朝廷待下去了,纷纷跟着引咎辞职。
复社和东林实力因此一损再损,声势荡然无存。
有人看阮大铖兴起的“顺案”株连太广,劝他:“天下未定,您如此罗织,专为报复,不知最后到底是为虏还是为贼?”
阮大铖哈哈大笑,说:“钟鸣漏尽,时日无多,我只要能及时报复这些仇人,管他为虏为贼!”
报复之外,阮大铖还特别想完成自己在政治上的翻身。
这所谓的翻身,就是他的身上一直背着“逆案”的包袱,如果不为“逆案”正名,这包袱就会一直存在。而要为“逆案”正名,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解禁、重新发行曾被崇祯帝下诏毁版的《三朝要典》。
《三朝要典》一书由魏忠贤主持,阉党头目顾秉谦主编,黄立极、冯铨执笔,以陷害东林党人为目的,纂辑了万历、泰昌、天启三朝有关梃击、红丸、移宫三大案的示谕奏疏档册。该书名为敕修,实为阉党罗织正士的黑名单,一旦《三朝要典》解禁,就等于是判定了东林党的反动性,东林党既然是反动的、邪恶的,则阉党就是清白和正义的了。
在阮大钺看来,要解禁《三朝要典》并不困难,因为书中大量涉及了弘光帝的奶奶郑贵妃、父亲朱常洵的政治名誉,解禁《三朝要典》,既是为阉党正名,也是为郑贵妃正名。阮大铖对弘光帝说:“陛下只知君父之仇未报,亦知祖母(指郑贵妃)之仇未报乎?”
弘光帝却不想把事情搞大,但也不想让马、阮太过难堪,就采取调和折中政策,两边都不得罪,一面命礼部访求《三朝要典》一书送史馆,吏部察明被罪诸臣,分别复职,并明谕已经时过境迁,只能宽赦,不可以追究,一面谕解东林诸人不必疑猜。
阮大铖大为失望。
但他翻案心切,仍在积极寻找其他打击东林党的机会。
这年十二月,一个大好机会突如其来地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这个机会就是南渡三案中的第一大案——大悲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