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聊通透了(第2/3页)
即便是在后世,能够靠国家财政做到供给全民免费医疗,教育,养老的国家都不多,何况是在这个生产力低下的时代,被孙享福把这个账一算,李世民反倒清醒了过来。
“你的意思,朝廷的财政不可能负担的起,那么,就只能像九垸县这样,靠地方商业盈利来推进?”
孙享福没有否认,道,“朝廷的财税今后主要以工商业为主,就目前来看,三十税一的比例,算是极低的了,以咱们大唐所有商品的平均盈利值,大概三到四成左右来算,商人,每年在商业中的盈利,差不多可以达到国家商业税收的十倍,以目前两千万贯的商税来计算,差不多就是两亿多贯,这样的盈利,倒是能够负担的起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这一套福利体系,但是让所有经商的人,将一半以上的盈利全部拿出来贡献给百姓,这却有些难以做到了。”
“你的意思是,因为咱们不能让所有人把自己盈利的一大半白白的贡献出来,所以,目前没办法做到?”
“算是吧!”
“那,加征商业税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李世民试探性的问道。
孙享福却是想都不用想就答道,“不能,历史早就告诉了我们,国家征收的税收越重,经济反而越不好,咱们大唐的商业之所以能蒸蒸日上,就是因为税收低,使得商品,金钱,在市场上有了更多流通和滚动,这又带动了财税的增加,加征商税,不仅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反而会让民间商业发展更加缓慢。”
“你既然已经把这些问题看的这么清楚,那么,一定有解决的办法吧!”李世民摸了摸自己下巴上的胡须道。
孙享福摇了摇头道,“无论如何,这都需要经过一个缓慢的过程,就跟新农村建设一样,想要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九垸县,可以说是咱们率先树立起来的一个模板,这个模板,目前大致可以解决十几类似规模的县,几十万户百姓的问题,如果,想要在更多的地方,更广的范围,推动这样的福利项目,就需要更多不同类别的项目来支撑,我想,那些人,之所以搞这么大的动作,就是想将这些开发项目的权力,抓到自己的手上。您想想看,如果全国范围都像九垸县这样实现了这些福利项目,而为百姓们提供这些福利的,却是这些以世家财团为主开辟的如九垸商会这样的组织,届时会是一副怎样的画面?”
被孙享福这么一说,李世民之前想不通透的地方,整个都通透了,世家子们,原来,是想通过这样的手段,来转型,并且完成未来的布局。
“那么,咱们应该如何应对?”
“之前我已经跟您说过了,设立监管制度啊!
包括九垸商会这样已经开始运转的组织,朝廷都要设置有一个有效的管理制度来跟进,可以允许其有一定的财政自由度,但是,必须接受朝廷的统筹控制,不能与朝廷对抗。
就比如之前的国企,在利用当地资源和百姓劳动的产出,创造了经济价值之后,朝廷不能简单的将这些获得的利润,全部上交给国库,甚至被拿做它用,而是应该按照朝廷的税率交税之后,将剩余的部分,留做当地百姓的民生保障。
朝廷可以在户部,设立一个社会保障口,给各地想要和朝廷合作开发资源项目的民间商业组织下规定,将所得收益的一大部分,按比例,划归到一个专项资金账户里面去,这个账户里面的资金,可以负担治下百姓三成的医疗,养老,教育的开支的话,那么,百姓就需要自付七成。
这个账户里的资金,可以负担治下百姓五成的福利项目开支,那么,百姓享受这些福利待遇,就只需要自付五成。
如果,账户里的资金,能够像九垸县这么多,可以完全负担治下百姓的各项福利项目开支,那么,百姓享受这些福利待遇,就全部免费。”
听了孙享福的这个建议,李世民顿时眼前一亮,他这种构想,等于是将百姓的福利待遇,交给百姓自己来做,朝廷设置规定,负责监管,投资开发项目的人,则是和当地百姓存在两种关系,即是合作生产的关系,也是相互监督的关系,因为,这些人如果不能切切实实帮助百姓们发展项目,获得一定程度的福利保障,百姓们不会答应,投资开发项目的人想要获得盈利,也需要百姓们确确实实有足够多的产出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