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三分天下(第5/8页)
“你难道不知道,我也是你的影子!”她在乌黑的夜空下怔了半晌,突然仰起头,对着天上那轮冷眼旁观的冷月,苦笑一声,自语道。
小乔醒来时,已是日暮时分。连日的伤心与疲惫,让她在失去意识的一瞬间,从内心深处松了一口气。潜意识里,她知道自己真正休克的时间只有半刻,可是她不愿那么快就睁开眼睛,回到这个没有周郎的世界。一切都是熟悉的、温馨的,是她的周郎潜心为她布置的,一切都在它们应该在的位置,包括她自己。她像第一次见到他时那样热烈地恋慕着他,可是,他却不在这里了,而且直觉告诉她,他回来的日子遥遥无期,或者说,他可能永远也不会回来了。自多年前迁徙到这儿,在小乔的印象里,夏天的傍晚总是长长的没有尽头的白昼。可现在,当她恹恹地躺在了床上,那天幕却不动声色地静黑了下来。从缀满葳蕤的窗棂看去,世界如面纱般轻薄透明,稀疏散落的灯火好像一只只充满倦意的眼睛。这哪里还是繁华如炽的吴郡,分明是萧条暗漠的荒原!小乔这样想着,眼前又不由得浮起,很多很多年以前,自己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随父亲乔公和姐姐大乔第一次来江南游玩的情景。那是个群莺乱飞、杂花生树的初春时节,她和姐姐都无一例外地震惊于江南的风物,江南的林木、繁花、建筑,甚至于连同此处的行人,真是没有一处不俊美,没有一人不秀丽。当时,她和姐姐就暗暗感叹,将来要是能住在如诗如画之地,该是多么美妙的乐事。谁能想到呢,后来,烽火连天战事频仍,她们的家乡皖城为吴侯所破,父亲将姐姐和自己许给了吴侯与周郎。她们姐妹竟然就真的夙愿成真,来到了吴郡……想到这里,小乔突然打了个激灵,她想起了最后一次看见姐姐的情景。那还是十年前吴侯的葬礼,短短六个月的陪伴,丈夫的离世让姐姐悲痛欲绝,恨不得也即刻追随而去。再后来,她就再也没见过姐姐,听说她在吴山一个深庵中静修,自主公主事那天起,吴宫的臣眷们就再也没见过她……
“来人——来人——”她突然张开了久未张开的喉咙,颤抖着呼喊道。不知道为什么,这天从她晕倒之后,侍女们鲜少露面,更不用说家里的小厮。
“夫人,这就来!”终于,在她连喊了好几声之后,一个平时鲜少露脸的侍女颠着小脚一路疾跑进来。“请问夫人,有何吩咐?”她的脸红彤彤的,像后院里熟透了的红石榴。和往日不一样,小乔突然有些憎恨这鲜艳活泼的色彩。
“周郎——大都督回来了没有?”她支起大半个身子,艰难地问。
那侍女的脸色立刻灰暗下来。“没有!”她小心而又沮丧地回答。
“那,可有荆州的消息?”她努力支撑的上半身突然倒了下去,只得勉力用臂肘支住那轮廓优美的头部。
“也没有……”那侍女心事重重地回答,突然,她像想起了什么似的,急忙补充道:“不过,奴婢刚刚在后花园里掐海棠花时,听见两个老甲士在树下谈论,说荆州一战,我江东全军覆没……”她说着突然用手掌捂住嘴,显然,她这时才意识到这消息对夫人的可怕,可是已经太迟了,她看见夫人激动得浑身颤抖,又一连声地唤道:“快,快请他们进来!”
很快,两个已过花甲的甲士进来了。小乔很快认出,那年纪大的,正是早上替周郎送乳钟的那位。他们向小乔行了拜揖之礼,小乔忙命他们起身。“荆州怎样了?吴军怎么样了?大都督怎样了?”她一连声地问,谁都听得出来,她发问的顺序和她真正关心的顺序是相反的。那老甲士看出她极端的担心和痛苦,可怜她,便直截了当地回答说:“我军大败,大都督——下落不明——”
“下落不明——”小乔歪着头,喃喃自语,“这是什么意思?两军对垒,主帅下落不明,这简直闻所未闻……”
那两名甲士沉默着,像两块生锈的铁具。
“副将呢?侍从呢?我要见和大都督一块儿去的人……”小乔如梦方醒似的大叫了起来,半晌,忽然又反应过来,悲哀地道,“我军大败……他们,是不是都已经死了……”
那送乳钟来的老甲士听不下去,忽然上前一步:“夫人,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也许,大都督还在关羽军中……劝降、等主公去谈判,都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