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骄兵之计(第8/9页)

可在众将士的眼中,此刻,这两人对视带来的恐怖气氛,却足以让整个山涧为之颤抖。

突然,孙权将目光狠狠从吕蒙身上调开,举起手里的弓箭,怒喝道:“纳命来!”

不等赶到他身旁的鲁肃伸手阻拦,一支利箭已经“嗖”地离开弓弦,扑向吕蒙。

那箭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啸,像长了眼睛似的朝吕蒙飞去,近了,近了,眼见就要射中吕蒙的头颈,却又在咫尺之间与之擦肩。准确地说,它与稍稍侧身的吕蒙之间,大约只有半分的距离。可正当众将准备嘘出一口气时,吕蒙却反手一把抓住那飞箭,紧握于掌中,然后,狠狠地、深深地刺入自己的胸膛!他完全无视自己胸腔涌出的洪流般的鲜血,而是傲然挺立着,将那支颤动不已、不断冒血的箭矢示意给众人。不等众人反应过来,又见他双目怒视孙权,用寒冷彻骨的声音道:“如果大都督在此,肯定箭无虚发!”

众将士一声惊呼,随之,又是一阵死一般的静寂……

吕蒙说完,仍旧顶着满腔的鲜血挺立着,挺立着,他似乎想保持这样的姿势,直至鲜血流光;又似乎在等待着即将飞来的下一箭,等待着即将到来的死亡……

孙权真的愤怒了,不仅如此,“大都督”三个字,还让他陷入了难堪的窘迫。身为武将的吕蒙,不可能不知道,在罢免周瑜这件事上他的悲与怒、急与痛!他气急败坏地伸手入袋,准备掏出箭来,一举结束这个长着反骨的鸟将阿蒙。不料他的手扑了个空,那箭囊不知何时已只箭全无!

他正欲喊人要箭,却见鲁肃扑了上来,将他死死抱住,颤声乞求道:“主公……主公,回宫吧!求你了!”

孙权浑身一软,他两手一松,任由那长弓自行落地。他顺势靠在鲁肃怀中,泪水夺眶欲出。

鲁肃大惊,顿时手足无措起来。

就在满眶泪水即将滴落之时,孙权狠狠推开鲁肃,独自踉跄着往前走去。整个过程,不管是鲁肃,还是离他最近的贴身侍卫,都能清楚地看见,那泪水一滴未落!

而山旮旯的那边,挺立的吕蒙却再也站立不住,一个趔趄之后,他重重地摔倒在地。就在他疼痛难忍奋力挣扎之时,鸟网的网口被他的靴子踢开了。

顿时,无数只飞鸟如黑色的疾雨冲向高空。一时间,叽啾之声铺天盖地。

孙权正踉跄而去,不想狂风骤雨般的鸟儿瞬即追上了他。只顷刻间,鸟群就遮住了太阳,遮住了整个天空,喧哗的鸟叫震耳欲聋,黑压压的黑影笼罩了行走中的孙权。

谁也没有见过如此恐怖的奇观!仿佛天空浮现出一片黑色的海洋!

而主公孙权,此刻不过像一片柔弱的羽毛,在深不可测的黑色海洋的底层,步履飘摇,孤身前行。

在孙权孤身难行、江东上下乱成一团之时,被罢免的大都督周瑜,正端坐家中,对着孙权赐予的那座编钟呆呆地发怔。

这色泽辉煌的编钟,分上、中、下三排,远看如一朵朵灿烂的花朵,近看又像一方方悬挂着的古老战阵。琥钟、赢司钟、揭钟、大傅钟……每一只都按照大小严格排序,每一只的身上都锲铸着复杂精美的古篆,因年代久远,那字迹早已陈旧斑驳,然而,即便是文墨不通的人,也能感觉到,每一篇很难辨认的篆文,似乎都在诉说一段神秘的往事。

周瑜盘膝端坐于钟前,孤身陷入了遐想。稍顷,他慢慢抬起双手,两手各执一丁字形钟槌,开始击奏。他击出的乐音叮咚悦耳,令人心旷神怡。

不知几时,小乔缓步走近,悄无声息地站在周瑜身后。她一语不发,只出神地侧耳聆听。不觉间,她的头越垂越低,越垂越低,直至一缕鬓发从她的耳后飘落,遮住了她的双眼,她才终于忍耐不住,发出低低的耳语:“周郎啊周郎,你什么时候才能快乐起来……”

周瑜微笑着,停止了击奏,抬头道:“我身前有编钟,身后有小乔。我是天下最快乐的人。”

小乔也微笑了:“能把假话说得这么好听,天下也只有我的周郎了。”

周瑜丢开钟槌,凝神对小乔细细一瞧,问道:“有何新曲吗?”

小乔沉默了。片刻之后,方低声道:“昨夜梦得一曲,醒来满面是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