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第6/8页)
林蓉蓉想的是过年的时候,是大家最舍得花钱的时候,现在把这种红薯粉条做出来,晾干收拾起来,到时候趁着过年,拿去单卖,那时候肯定能卖出去,而且价格还很高。
徐晓兰她们知道林蓉蓉的打算后,当然更加积极了,这做红薯粉条的技术并不难,林蓉蓉做过一次后,徐晓兰她们也会了。
而且徐晓兰和陆子娟还提出,要不要用米,也做一些干米粉条,到时候一起拿去卖。
林蓉蓉同意了这个提议,而且到时候,她还准备用糯米做点糍粑,大米做点饵块粑去卖,反正做法都很简单。
当地有做糍粑的传统,却没有人做饵块粑,但这种用大米做的物事,想也知道肯定会有人买账。
除了这些,林蓉蓉就连菜也想好了,今年冬天的菜就很少种常见的黄秧白、包包白和儿菜,这三种菜是最常见也很容易种的菜,拿去卖的话,价格自然很低了,所以更多的种了些瓢儿白、毛菜(鸡毛菜)、豌豆颠、菠菜、花菜等能卖上价格的蔬菜,至于萝卜和罐罐菜,这两种菜是每家每户必种的菜,用来做咸菜。
林蓉蓉一早把计划安排好,家里的人只需要执行就行了。
于是年前的这些日子,顾家一直都很忙碌。
林蓉蓉也必须得做事,生活唯一的趣味只来自于叶晴,以前是她挺怕看到叶晴,现在就变成了她特别期待叶晴的到来了。
通过叶晴,她知道了那罗峰的下场了。
有了叶晴的发话,叶家那些人,直接去找罗峰算账了,让罗峰的工作直接没了,而罗峰那个对象,在知道罗峰工作没了以后,当下就分手了。叶家的人还让人到处宣传罗峰的为人,让罗峰大大的出名了,相信稍微聪明点的姑娘,都不会和这种男人在一起。
罗峰那边遭到了叶家的报复后,果然给叶晴写了信来。
叶晴原本准备写信回给罗峰,把罗峰给大大的骂一顿,林蓉蓉和王琴都劝叶晴不要回信,她不回信,那罗峰才会反复猜测,让罗峰自己瞎纠结去。
果然,叶晴这边没有回信,罗峰那边一封信一封信的写了过来。
叶晴原本看得挺爽,看到这一封封信,又莫名的悲伤起来,她看到这些才知道自己得多傻。那罗峰大概就是觉得自己太傻,以前连敷衍的骗骗她都不愿意,否则以前怎么会不愿意给她写信。现在这些信,更像是对她的嘲讽。
罗峰写的信,叶晴没有回,那罗峰竟然给蔡静写信,问蔡静叶晴怎么了,让蔡静好好劝劝叶晴。于是蔡静借此事发挥,在知青点乱传叶晴,说她心狠手辣,人家罗峰不要她,就让家人那么针对罗峰,难怪罗峰不要她,肯定是知道了叶晴的真面目。
可惜没人听蔡静的话,大家又不傻,叶晴凭什么帮着罗峰,要不是为了能和罗峰在一起,为啥那么辛苦把罗峰送回城,结果那罗峰翻脸不认人。
叶晴和蔡静因为这件事又吵了一次,叶晴和王琴一起,把蔡静骂得节节后退,蔡静再也不敢说叶晴坏话了。
后来叶晴收到她六堂哥的信,信里说,那罗峰日子可惨了,他以前回城有工作,在家里威风得很,把他嫂子给得罪了,现在工作没了,他嫂子立即对他嫌弃不行,加上他嫂子怀孕了,全家人都帮着他那嫂子。
罗峰没工作,也找不到工作,罗家人不让他在家吃闲饭,帮他报名再次下乡。那罗峰竟然还想被分配到这青山村来,想着可以靠叶晴。
叶晴的六堂哥告诉她,他们找人把罗峰分到了别的地方,同时也借这事提醒叶晴,看吧,这就是好欺负的下场,那罗峰就指着欺负她,都这种时候了,还想着要跑这地方来占她便宜。
叶晴收到那封信时,气得不行,把那罗峰骂了一顿后,和王琴林蓉蓉吐槽,其实她还挺想那罗峰真的到这边来,她倒是想让那罗峰好好看看,自己还是不是那么的傻。
……………………
冬天里的第一场雪下下来,村里的孩子们都高兴坏了,跑出去玩雪。
林蓉蓉看着那洋洋洒洒的雪也很高兴,和顾成北也去跟着孩子们一起玩。
顾成北很高兴,他终于找到了一批破铜烂铁(林蓉蓉的形容)给王大河送了过去,让王大河自己捣鼓,因为找到这些不能用又算金贵的废旧机器,顾成北又认识了不少人。